“十五”时期北京商业信息化发展规划(1)(2)
2014-04-25 01:27
导读:三、北京商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十五”时期首都信息化
三、北京商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十五”时期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积极、科学、稳步地推进北京商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政务信息化带动领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紧密结合扩大内需、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和新兴流通产业的中心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流通的规模化、规范化、组织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大商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流通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规划原则
1.要强调已有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强调基础信息规范和数据挖掘,强调系统集成并重在业务实现,坚持行业技术的可持续进步的原则。
2.要坚持与流通领域行业改造相结合,与建立第三方信息服务业相结合,与“数字商业”暨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相结合。
3.从行业特点出发,突出有限目标,按照战略规划研究、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营销及服务方式创新、提升企业与行业信息化水平、商业信息标准建设等几个层次组织实施,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
4.坚持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对象、环境、人才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强化应用、讲求实效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商业信息化在今后五年内有重大进展,基本营造有利于商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有显著提高;促进商业管理的变革,创新商品交易与服务方式,提高流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推进政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十五”期间是打基础阶段,要基本实现信息采集标准化和行业信息资源共享,要建成“数字商业”基础数据库,企业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到“十五”末的具体目标:
大型商业企业、连锁集团、超级市场、专卖店等MIS普及率要达到100%,实现单品管理的要达到80%;中型商业企业MIS普及率要达到60%,实现单品管理的要达到50%以上;小型企业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比例总体上要达到40%,其中城区要达到60%,近郊区要达到40%,远郊区、县要达到25%。中型以上商业企业、连锁公司、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商业企业,要实现能够顺畅接受各种银行卡的消费用户,并全部实现多种银行卡的互通互联,为消费者创造更方便的用卡环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普及率:大型企业要达到80%,中型企业要达到50%。
大中型商业企业科研与开发经费要达到本企业年商业增加值的1.5%以上。2006-2010年,推广应用及高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使我市商业信息化水平完全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体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水平,重点项目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同步发展。
四、商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十五”期间,北京商业信息化建设将重点围绕“一库、三网、四区、六项重点工程”实施推进。
(一)一库:即,数字商业基础数据库(北京商情中心数据库):利用最新的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设基于企业POS(MIS)系统的单品商品信息采集系统;利用数据仓库翻译系统,将不同商场的不同单品商品编码转换成基础数据库的标准编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完善的商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经过整合、加工、分析、挖掘商品信息资源,实现面向全市的商业经济预测、商业经济走势判断、商业经济运行质量分析、景气状况描述以及重点工农业产品、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状况分析等功能,实现为政府宏观决策、为商业企业和国内外生产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式交换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