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凯胶卷之竞争战略及策略[2]论文(4)
2014-06-22 01:04
导读:2、富士公司同老牌胶卷制造商柯达公司相比,富士公司在制造技术和品牌形象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但富士公司一直不断改变质量,时至今日两种胶卷的品
2、富士公司同老牌胶卷制造商柯达公司相比,富士公司在制造技术和品牌形象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但富士公司一直不断改变质量,时至今日两种胶卷的品质已几乎难分伯仲。但在价格上,富士胶卷保持着相对优势。再加上富士公司采取的以赞助体育活动为主的促销活动,使得富士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富士公司从1994年起建立了第一家富士彩扩店至今已有2200多家,仅北京一地就有2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彩扩网络。可以说,开彩扩专营店是富士公司赢得市场销量第一的重要原因。虽然支持一家专营店富士公司要投入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获得的却是中国内地胶卷市场的半壁山河,这正像本世纪初美国人为销售煤油,先将煤油灯送给中国老百姓一样,都是采取的“欲取之,先予之”的销售策略。
与其他国外公司把中国当作其换代产品销售地的二级甚至三级市场不同,富士公司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采取的是一种以品质为本的营销策略。到目前为止富士胶卷在全世界只有荷兰(主供欧洲市场),美国(主供美洲市场),日本(主供亚洲市场)三个生产基地,因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富士彩卷主要是在日本本土生产的。
作为富士公司,其也真切的感受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其依靠在本国市场上的丰厚利润,大胆的采用低价及大规模的宣传促销,如今年富士公司花费巨资赞助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使得富士出够了风头。在中国的市场上,富士也不惜重金,成为中国甲A足球联赛及足协杯的赞助商。作为中国市场的商家必争之地-北京,人们也可以看到印有“富士彩卷---′98世界杯指定胶卷”的双层公共汽车在城市里往来穿梭。可见,富士对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也十足的用了些功夫。不过从表象上看,富士所作的努力与柯达相比,好似是略逊一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中国胶卷市场的政策环境1、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旅途可以讲是步履蹒跚的。经过30年的发展建立起来的8家主要感光材料企业,在刚刚具备了生产黑白胶片与相纸、彩色电影胶片和医用X光片的能力的情况下,面对市场对电影胶片和黑白胶卷的需求下降和进口彩色胶卷和彩色相纸的大量涌入,厦门、汕头感光企业为适应国内对彩色相纸的空前需求,相继使用巨额贷款引进了两条彩色生产线。上海和保定也通过进口关键设备和技术建立了彩色生产线。但只有保定一家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上海彩色线未能形成生产能力,厦门和汕头连年严重亏损。进入90年代后,感光企业整体情况进一步恶化,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甚至无法正常生产。国内感光企业举步唯艰。1994年,美国柯达公司提出与我国感光材料行业合资的意向。这些困难中的感光企业也许根本没有考虑的余地,在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下,与柯达积极的合作态度也就顺理成章了。国家希望一方面通过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对整个感光行业进行重组;另一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国内有竞争力的感光企业。这样就为目前的中国胶卷市场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其
政治基础。
2、宏观经济政策(1)刺激内需,启动经济自1998年国家实行以刺激内需,启动经济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来,连续出台的诸如延长公共假期等一系列活动大大刺激了商业和旅游服务行业。长假的第一受益者当推旅行社,利用长假旅游的顾客比平时大大增多。商场也拜长假之赐,趁机大做生意,一扫年来销售不旺之颓势。京城的很多购物场所零售额也大增。期间,摄像机、照相机、胶卷、彩电等“节日商品”销势空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打击走私力度加大
1998年7月,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下半年开展一场全国范围的打击走私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此后,海关、公安、工商、军队和纪检部门采取联合行动,以沿海地区和内陆边境为中心,重点打击成品油、汽车、香烟等走私商品。打私后,部分商品价格明显走高,部分企业效益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