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迎:大力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2)
2014-08-09 02:23
导读:3.现有企业要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并及时开发新产品 成品的升级换代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各企业都要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时刻关注用户(工业用户和最
3.现有企业要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并及时开发新产品
成品的升级换代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各企业都要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时刻关注用户(工业用户和最终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面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更新设备,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企业需要从营销、管理、技术、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新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等多个层面实现升级。
4.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相结合路径
安徽需要龙头型大企业带动,芜湖有了奇瑞,带活了整个芜湖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现在仍然需要谋划在重点地市,通过多方合资的办法,投资兴建具有带动全局发展的大型项目,尤其是重大装备项目,尽可能多造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同时要创造环境,积极鼓励创业精神,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局面,培育发展后劲。当然,也要切实淘汰污染严重、耗能大的小企业,优化企业结构。
5.在继续扩大OEM的基础上,高度重视ODM和OBM
安徽尚处在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前期,工业上不发达,安徽的产业升级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层次不同,所以,仍然需要扩大加工制造业,OEM仍然是提升工业化程度的很重要的形式。当然,我们要大力支持企业走自主品牌、自主创新之路。要按照市场化方法开辟市场、塑造品牌、加强营销。如金寨县在曾庆红副主席的关心下,得到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在政府干预下,农副土特产品免除进入超市的入场费,进入北京各大超市销售,但一年后,基本上从这些超市撤了下来,原因是没有品牌、没有技术含量。而同样地处大别山地区的霍山县迎驾酒业集团完全按照市场营销的思路,将白酒打入北京市,已经持续多年每年在北京市场上获得1个多亿的销售收入。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6.第一产业要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和深加工化升级
(1)农业生产规模化。极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企业,按照规模化、产业化思路改造目前的小规模经营。(2)农产品绿色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日益扩大,这是市场需求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广阔。(3)农产品品牌化。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就没有附加价值,农产品品牌很多属于区域品牌(placebranding),地方政府要注重对区域品牌的研究和规划,尤其要建立原产地品牌保护机制,以促进原产地品牌发展,各地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打造原产地品牌。(4)农产品深加工化。农产品深加工是农业提高附加价值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着重培育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导其加快设备更新、改善工艺水平,督促其提高食品生产的各种卫生环境指标,提高产品质量。
7.第二产业走深加工、主产品生产之路实现升级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即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安徽采掘业发展相对东部来说,较为领先,暂且不论,重点是制造业发展,安徽制造业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按照区位商理论分析计算得出,安徽省与江浙沪相比较,在35个制造业行业分类中,有9个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只有5个有显著优势的行业,但是江浙沪都分别有10个以上显著优势的行业,因此,差距较大。为此,我们研究认为通过以下路径强化分工合作。继续强化显著优势产业,努力培育相对优势产业为显著优势产业;大力鼓励安徽企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配套加工;围绕着各地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群,特别是汽车制造、家电基地、工程机械、雷达装备、铜产业等产业都有形成产业大规模积聚的条件和规模,要继续加大扶持集群的力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8.第三产业要向高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层面升级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
[1][2]下一页
本文选自lw.nseac.com原创论文网代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