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出路(1)(2)
2015-07-13 01:18
导读:(2)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的企业大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3)物流企业经营管
(2)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的企业大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3)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服务网络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全社会的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之所以存在上述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
从物流的体制看,目前物流业的制度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分成若干个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肢解了物流资源社会化配置的综合效益,而众多的产销企业都各自从事规模不等的物流运营,仅物流设施分建引起的浪费就较多。系统分割、资源分散的物流运营体制的长期存在,映射出“大而全”、“小而全”传统经营理念的根深蒂固,利用对物流资源的垄断构筑壁垒,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经营利润,构成了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轨的最大障碍。
从法制环境上看,现有与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区域性规章,受部门、地方利益牵制,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存在矛盾难以协调一致。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及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市场监督乏力,影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从物流的观念看,现有物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物品流通”,把物品从甲地运往乙地似乎就是物流的全部,以致于把物流与运输等而同之。这种认识使得企业内部的考核仅视物流部门为本企业服务所发挥的效率,至于物流设施是否充分利用则另当别论。此外,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冗员不断增加,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自办物流为主的格局在一定程度影响现代物流理念的普及。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发展广东现代物流业的建议
1、明确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总体思路。以全省的“十五”计划为指导,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改革为主线,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引导,使物流业建立起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需要的服务体系。在经济中心地区或中心城市建设集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以物流合理化、集约化和高效率为原则,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竞争能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以中心地区或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物流网络。
2、建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1)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制度。建议由政府成立一个综合协调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制定有利于发展的支持性措施,以提高政府的管理和协调效率,应尽快出台统一的物流产业布局规划,改变目前按不同运输方式和行业管理部门进行规划、投资的形式,促进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并协调好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物流发展规划,做到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发挥河南地理优势加快物流配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