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资源环境的经济核算及对GDP的修正(2)

2015-09-09 01:08
导读:6. 草地资源。主要指标有:草地面积,草地面积耗减量,草地质量指数,草地退化(特别是沙化、碱化)数,草地受灾面积。 7. 野生动植物资源。主

6. 草地资源。主要指标有:草地面积,草地面积耗减量,草地质量指数,草地退化(特别是沙化、碱化)数,草地受灾面积。

7. 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指标有:野生动植物种类的耗减,种群数量的耗减,珍稀濒危物种、极危物种的增加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特别是湿地的耗减数。

8. 再生资源。是指通过劳动的投入可以恢复甚至超过原来规模和水平的自然资源。主要指标有:水资源的环循利用,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的林木资源,通过植草增加的草地,通过垦荒、治沙增加的耕地(草地),通过保护措施增加的物种、湿地及渔业资源储量的增加等等。

9. 环境资源。反映大气保护方面的指标有:温室气体排放量,氧化硫、氧化氮排放量,耗损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城镇地区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反映城市噪声的指标有:生活
 
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反映固体废物方面的指标有: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生活垃圾的生成量。另外还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泄漏、废弃污染量指标。

(二)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

资源环境的物质损耗(或改善)只有通过价值核算才能进行总括反映,并进入GDP体系,进而对GDP进行相应的修正。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是指因生产和生活的消耗及大自然自身的侵蚀,导致资源环境的物质总量的耗减,这些耗减的价值反映便构成耗减成本。对耗减成本的核算,首先应按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及相应的明细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如矿产能源资源的统计分类标准可参照地矿部制定的标准等等),再根据分类统计的结果核算资源环境的存量、使用量和耗减量,及相应的价值量。

2. 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也就是资源环境的恶化成本(Degradation Cost),是指因对资源环境的不合理耗用或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及因对资源环境的人为污染、破坏导致资源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下降),而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损失。对资源环境损失成本的核算,可先根据上述九大类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再根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资源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那些资源环境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超标或未达标的差额是多少,对资源环境质量恶化的关联度和破坏程度有多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恶化程度估算其损失成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不可抗拒的非人力因素如自然侵蚀、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环境的损失,它虽不是直接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但与人类活动间接相关,并直接导致资源环境质量的下降和国民财富积累的减少,因此,这部分损失也应计入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之中。当然,这部分损失在修正GDP时,不应全部一次计入,而应确定一个适当的系数分期计入。

3. 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某项资源环境的同时染污、破坏或损耗了另一项或几项资源环境,从而用来恢复被污染、破坏或损耗的资源本来面目的成本;再生成本是指将资源环境恢复到原来的规模和水平应计量的成本和补偿的价值。

4. 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本。是指保证资源环境免遭人为破坏,尽量减少自然力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侵蚀,维护资源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而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所花费的成本。具体包括:资源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建设、维护、更新费用,如三北防护林建设费用,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费用等;预防和保护资源环境污染的运作费用;资源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费用;为改善和发展资源环境而投入的费用等。

上一篇: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