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装置安全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讨(2)
2013-08-17 01:11
导读:4.1.2.1 控制好丙炔塔的操作稳定,防止操作波动。 4.1.2.2 控制好丙炔塔顶温度。根据设计数据,当丙炔塔顶温度低于42℃时丙炔浓度达到50%,因此,控制好
4.1.2.1 控制好丙炔塔的操作稳定,防止操作波动。
4.1.2.2 控制好丙炔塔顶温度。根据设计数据,当丙炔塔顶温度低于42℃时丙炔浓度达到50%,因此,控制好丙炔塔顶温度是关键,必须将丙炔塔顶温度控制在42℃以上。
4.1.2.3 保证在线分析的准确性,定期以化验室分析标定在线分析的准确性,以防丙炔浓度超过50%。
4.1.2.4 丙炔线易发生堵塞,为防止丙炔线堵塞,影响丙炔排放,定期增大丙炔物流的排放,冲洗可能的堵塞物并试通管线,防止丙炔线堵塞。
4.1.3 碳四炔烃及丙炔浓度超标后的处理
4.1.3.1 碳四炔烃排放浓度超标后的处理。碳四炔烃分析接近或超过50%时,应增大碳四炔烃排放量,通过降低塔釜再沸器蒸汽量稍降低脱气塔侧线采出点温度,同时增大抽余液稀释物流。
4.1.3.2 丙炔浓度超标后的处理。当丙炔塔顶温度接近42℃或浓度达到50%时,增大丙炔排放量,同时增大塔釜再沸器凝液量以增大塔上升蒸汽量,稀释丙炔。
4.1.4 进一步减少炔烃危害的方法
引进选择性加氢技术,将混合碳四中炔烃进行加氢使其转变为烯烃,这样,丁二烯装置安全性将会提高,同时产品收率会增大,加工损失率降低。
4.2 抑制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生成
丁二烯必须在较高氧含量的前提下才会生成,因此必须控制好丁二烯装置系统氧含量,尤其在丁二烯浓度高的场所更要监控好氧含量,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4.2.1装置区丁二烯纯度较高的场所第二萃取精馏塔顶、丙炔塔顶、丁二烯精馏塔顶定期通过排火炬线排放降低塔顶氧含量。
4.2.2定期对丁二烯装置第二萃取精馏塔顶、丙炔塔顶、丁二烯精馏塔顶做氧含量分析,控制系统氧含量低于10ppm。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2.3 定期对罐区丁二烯储罐、混合碳四罐做氧含量分析,用高纯度氮气进行置换氧降低氧含量。
4.2.4 定期对易漏氧的真空系统进行气密,防止真空系统泄漏,氧通过真空系统进入。
4.3 防止管线、设备死角产生端聚物
若要防止管线、设备死角产生端聚物,应设法减少死角或强制死角部位流动,防止端聚物积累,防范措施如下:
4.3.1 将丙炔塔、丁二烯精馏塔再沸器全部投用,不留备用,以防备用再沸器成为死角。当再沸器有堵塞现象时,通过实验将堵塞较严重的再沸器切出清理后重新投用。
4.3.2 在安全阀引线较长的引入线根部增加爆破膜,以减少死角。
4.3.3 在丁二烯纯度高的丙炔塔顶、第二萃取精馏塔顶、丁二烯精馏塔顶冷凝器折流板上部增加液体喷射线,这个喷射线由回流线上引出,一方面增加流动性,另一方面增加阻聚剂的含量,以此防止端聚物的生成并积累。
4.3.4 在死角如切换阀处增加喷射线,以使这一段死角通过液体流动来防止死角的形成,防止端聚物在此生成并生长。
4.4 防止聚合物的燃烧
为防止发生聚合物的燃烧,在停工处理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4.4.1 在塔倒空后,当可燃气测爆合格后方进行蒸汽蒸煮,防止聚合物吸咐过多的丁二烯。
4.4.2 蒸汽蒸煮后先用氮气将塔内温度降至40℃后才开始拆卸塔人孔。
4.4.3 拆卸塔人孔后采取自然通风,并加强塔壁温度情况,以防聚合物发生燃烧。
5.总结语
通过对丁二烯自身理化性质与其危害性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只有利用正确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措施,结合以往丁二烯装置生产运行的经验教训,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火灾爆炸防范措施,排除这些危险因素,保证丁二烯装置的安全生产。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作者简介:
刘军,武警克拉玛依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助理工程师;
储立,武警克拉玛依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