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不是一旦增长加快就立即提高利率,而是在出现通胀后才提高利率,从而保持金融环境的宽松,以增大企业的活力。可见,长扩张阶段的出现也与美联储采取有效的稳健宏观调控有关。
七、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是阶段性的
新经济绝不是如西方一些版刊上所说的“永远繁荣”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看到新经济的下列特点:
1.盲目性的增强。自由化的政策和松动的宏观环境固然增强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但是却也带来近两年来最热门的网络公司的一轰而起和过度扩张,促使美国经济出现过热,它表明市场深化包孕着市场失灵,后者成为新经济的一项内在矛盾。
2.泡沫性的增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是依靠风险资本投入,特别是依靠股市融资。增长型企业拥有的高盈利预期,决定了企业的高市值——微软每股市值高出原值数百倍——新经济中这种虚拟资本的超常的市值放大功能,使经济发展中带有更多的泡沫因素和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99年纽约证券市场上科技股的一路走红和2000年春科技股市值的猛跌,生动地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泡沫风险。
3.分配不公的增强。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产业,培育出一批个人财富可观的技术、知识新富豪,而一般职工收人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新经济的又一矛盾。
4.低通胀、高增长的难以持续。我认为,新经济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膨的运行方式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因为,第一,起着拉动经济稳定增长作用的科技革命,其发展仍将是不平衡的;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效应等等方面在今后都会发生变化,不同时期不会一样。西方报刊上关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将在今后持续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论断是缺乏根据的。第二,新经济并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运行中难以避免的供求失衡,特别是在更加自由化的环境中盲目扩张的网络经济2000年春已出现危机,美国经济也面临着过热和通胀,美联储1999年6月以来已6 次调高利率,以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第三,新经济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不变条件下,实现了科技大创新和生产能力的大增长,但群众收入和消费却因制度障碍而难以相适应的增长,因而,有效需求不足仍将是新经济的主要问题,而新经济也仍然要从属于由经济扩张、通胀到经济收缩、萧条的周期性运行的规律。可见,理论的分析表明: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来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国外不少人正是由此去定义新经济——是难以持续保持,它只不过是这一轮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具体条件下出现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运行势态。尽管新经济远未结束,方兴未艾的高科技正在起着推进结构升级。体制调整的积极功能,并进一步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没有变,说它消除了周期性和危机,由此使美国经济走入“永久繁荣”,未免是结论下得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