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走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2)
2013-08-08 01:08
导读:2.2 制约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留在,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化的推广,
2.2 制约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留在,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化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
2.3 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 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
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 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强化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大省、国际大通道”三大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与挑战,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优化现有城镇结构,提高二级城镇功能,增强聚集效应,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的三级建制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3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根据城镇实际,实现产业互动协调发展。首先,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业五大优势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其次,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
4.4 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
社会保障职能,按照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5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关键要提高人口的发展能力和非农
就业能力。政府要花资金建立
培训体系,发展农村,开展
、就业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技能。
4.6 城乡统筹,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
解决在有限土地情况下,实现城镇规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是玉溪市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应统筹规划,把重点放在公益性土地的开发上,对于经营性土地要挖掘现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