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大学人事制度改(2)
2013-08-21 01:08
导读:3 存在的问题 学校虽然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学校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相比、与“211工程”大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3 存在的问题
学校虽然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学校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相比、与“211工程”大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教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过低;学历结构不合理,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为本科学历;缺乏国内知名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缺少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优秀人才匮乏,党政管理人才素质仍需提高;人才工作机制有待创新,人才成长仍需改善。另外,由于合校前两校的管理模式不同,在开展人事管理改革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有些改革工作难度较大。同时,还存在着配套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协调机制不够顺畅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将统一思想认识,创新机制,以学科和项目建设为平台,以岗位设置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内部机制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学校人才队伍总体水平。同时,国家及省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
4 对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国家应加快对事业单位的立法工作,完善事业单位政策法规体系。另外,根据《国家高等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管理”,教育部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中指出,通过规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的职责权限,理顺政事关系,下放管理权限,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符合高等学校特点的学校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新体制;进一步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转换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此,省有关职能部门应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用人权、自主分配权和自主职称评审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1 赋予一定的用人自主权,探索并建立更加高效的用人机制
4.1.1 高端人才引进方面
(1)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地处偏远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引进“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优秀团队”等高端人才方面竞争力较弱,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应对此进行协调、引导、规范,并给予政策支持。
(2)对于引进的在国(境)外取得学位且在国(境)外有多年工作经历的回国、入境人员,在其人事关系、
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4.1.2 公开招聘方面
根据《海南省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琼府〔2006〕47号)“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积极帮助解决其配偶工作的问题”,为此,学校在制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暂行规定》中,也将解决其配偶工作做为学校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条件。在公开招聘制度实施后,在办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配偶的人事调入手续方面,省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给予的政策支持。
4.2 给予学校高级职称评审权
2010年教育部同意授予学校
作物学和
植物学2个学科的教授评审权。为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211工程大学”建设,学校应在教育部授权的基础上,授予学校高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并逐步将实验技术系列和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授予学校。
4.3 建立更加灵活的自主分配制度
根据《海南省省本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琼人社发[2010]373号),学校于2010年顺利完成了绩效工资改革,整体上看,学校的改革比较平稳,职工没有太大意见,改革是比较成功的。但在实施过程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按373号文件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绩效工资总量按上年度津贴补贴总量控制”、第(三)款规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这给学校分配改革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惑,政府应该给予学校更加灵活的自主分配制度。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4 经费支持
(1)为了降低办学,根据工作需要,学校聘用了1000多编外人员,根据现在新的“人员+生均+专项”经费的拨款方式,这批人员的经费支出无经费来源,现已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为此,政府在拨款时,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拨款总额。
(2)加大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高端人才引进、在人才高水平培养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