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新型科技管理体系毕业论文(2)
2014-02-16 01:05
导读: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关注的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毫无疑问,这仍是我们的目标,但仅此是不够的。当前还要特别注意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科研院所要
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关注的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毫无疑问,这仍是我们的目标,但仅此是不够的。当前还要特别注意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科研院所要从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既要出在前沿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成果,也要出有驾驭市称学、自由选题与重大项目选择和安排上,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任何偏颇或失误,在不久就会自食其果,影响科技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新的科技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因势利导,加强组织,推动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顺应这一潮流。
5 既要跟踪、学习,更要创新、超越,新型科技管理体系才有生命力
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跟踪学习是完全必要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一切依靠自己从头摸索的方式,完全不适应当代开放社会的发展。但是,跟踪和学习决不是目的。学习、借鉴的目的,职能是不断创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在战线上,引进只是起步,引进之后的改造、创新,才是判断引进是否成功的关键。在科技工作中,创新更是生命线,是灵魂。科研的创新标准,要看是否获得发明、发现和知识产权。科研的数量是评判标准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因素。发表了大量
,不一定说明科研有成就。长于模仿,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排除创新的障碍时当务之急。缺乏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循守旧、论资排辈、近亲繁殖是重要原因,而在观念上缺乏自信更是重要原因之一。新的科技管理体系是观念创新、条件创新、组织创新的产物,其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一次次创新成功的实践中去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
[1]唐五湘.科技产业化环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贺善倪.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和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8):105-110.
[4]施琴芬.激励理论在科技人才管理中的应用[J].
苏州大学学报,1997(4):30-31.
[5]苏思毛,陈文龙.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1999(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