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劳动(2)
2014-02-20 01:29
导读:第三,家的生成和报酬界定方面仍残存着较为浓重的行政干预的痕迹。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家中由董事会任命者占17%,由职代会训地,以年
第三,家的生成和报酬界定方面仍残存着较为浓重的行政干预的痕迹。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家中由董事会任命者占17%,由职代会训地,以年薪制和股票期权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也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对企业家行为和劳动报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激励与约束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效的激励本身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而缺乏约束的激励则容易滋生与扩大道德风险。我国在企业家劳动不能得到足量回报与体现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企业家行为和劳动报酬缺乏有效约束的问题,正是这种困境的存在,导致了“褚时健现象…‘于志安现象”以及广为人们议论的“59岁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造成了目前国企经营者“低年薪、高职位消费”的弊端,从而使其实际给企业和
带来的财富流失要远远大于他所应该得到的个人收益。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最能有效监督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的部门有所不同。国有和集体企业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职代会和财务审计部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董事会;私营企业主要是董事会和财务审计部门;股份合作企业主要是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在这些部门中,财务审计部门对各类企业都形成一定的监督,但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监督部门的作用都不大,特别是监事会能有效监督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比重较低,新闻媒体对企业经营行为监督作用较弱。
三、重视企业家劳动价值的基本对策
首先,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一是社会对企业家的劳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企业家管理劳动的生产性、复杂性、高智能性、创新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以致于在企业家的劳动报酬方面没有真正贯彻和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二是企业家阶层自身也应对自己的正常权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目前,我国之所以出现企业家劳动不能得到合理回报的现象,也与企业家自身面临的心理压力有关,比如担心一旦与职工收入差距过大后,容易遭到社会的议论,影响干群关系和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甚至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等,因此他们一方面渴望自已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同,但另一方面又对其应得报酬存在很大顾虑,从而在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意识倾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其次,营造企业家生成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企业家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对于企业家阶层的生成来说,并不是上级部门选派出来的结果,真正的企业家是通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