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比较分析毕业论文(2)

2014-02-21 02:44
导读: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x2,x3,x4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第三产业人数、每千人中在校大学生的比重、每千人中大学 比重对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此,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x2, x3, x4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第三产业人数、每千人中在校大学生的比重、每千人中大学比重对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此,定义为信息主体因子,第二公因子在X8, x9和X10上有较大载荷,体现在互联网用户数、人均图书出版册数、人均拥有报纸数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命名为信息量因子;第三个公因子在X5,X6上有较大的载货,体现了城镇居民电脑台数及电视机数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命名为信息传播设施因子:第四个公因子在x1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信息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命名为信息贡献因子。
  2,西部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比较研究
    为了考察各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将四个公因子表示为11个步剖乐的线性形式,因子得分函数为:

    四个公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但单独使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各省、市、自治区在信息化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按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的综合因子函数为:

    将各省、市、自治区信息化指标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代入因子得分函数,得到各省、市、自治区四个公因子的得分,再计算综合因子得分,并求出各省、市、自治区的排序,结果见表4

    由于本文选用的是总体规模指标,因此,表4所反映的是各省、市、自治区信息化水平整体规模的比较情况。从表4可知:
    第一:在各因子得分上:西部12个地区中,信息主体得分最高的是重庆、陕西,其次为四川、新疆等地区,最低的为云南地区;在信息量因子得分上:陕西、广西的得分最高,其次为新疆、宁夏等地区,最低的为青海地区;在信息基础设施因子得分上:得分最高的地区为重庆、四川,其次为甘肃、贵州等地区,较低的为宁夏;在信息贡献因子上:得分最高的为重庆、陕西地区,其次为广西、新疆等地区,最低的为西藏地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二:四个因子加权后表示各地区信息化整体水平,综合得分最高的地区为重庆,为第一类;第二类为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广西、宁夏地区;第三类为云南、贵州、青海地区;第四类为信息化水平最低的西藏地区。以上的分析基本上代表了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上一篇:浅析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