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贡献分(2)

2014-03-15 01:12
导读:本研究中,Y为行业增加值,L为行业人数。 由于信息化水平与资本、劳动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用岭回归分析以削弱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行业36个分
   本研究中,Y为行业增加值,L为行业人数。
    由于信息化水平与资本、劳动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用岭回归分析以削弱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行业36个分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作岭回归分析(k取0.1),并排序,见表3(具体分析及过程参见笔者《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贡献率研究》)。可见,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

  在该时期内,中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一个单能够引发工业生产总值的对数平均增长0.5791个单位。
  3 中国工业行业倍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
  3.1方程推导
  对(3)式求导数:

  从而得到产出增长型速度方程(离散型),并取△t=1。


  由此可得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为:

    这是行业信息化建设贡献度的一种分离方法。这一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分离出信息化建设的效益,适用于信息化建设后的效益分析。
  3.  2信息化对产出增长速度贡献的测度
    用式(5)计算中国工业行业36个分行业1996-2003年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取平均值,并排序,如表4。可见,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行业各分行业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

  4研究结论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  1结论及分析
    (1)中国工业行业36个分行业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可能由于评价指标和数据选取等原因,某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和对比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总体而言,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对比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为了实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行业间信息化建设的失衡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中国工业行业36个分行业信息化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定量分析结果中不能绝对排除存在自相关因素,但分析结果总体上表明的信息要素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一结论依然是可信的。
    (3)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行业各分行业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信息化向这些行业的渗透、扩散,或这些行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本行业的力度等存在较大的差别有关。我国目前的信息_化建设存在过急过快、缺乏协调、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现行体制有一种赶“时髦”的冲动,信息化申请国家贷款,投资没商量,信息化特别是国有企业信息化中成本计算的动机发生了扭曲。同时,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以及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变革的进程等都存在差异,影响着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贡献的差异。因此,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应统筹规划,联合建设,切实将信息化落到实处,提高信息化的有效性。
  4.  2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目前设定的指标体系虽能较好地反映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但存在着指标间相关性较大的缺陷。同时,纵向指标数据统计口径及来源不完全可比,影响实证结果的精确性。
    (2)虽用岭回归方法削弱了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但仍然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需要探索新的方法进一步解决,这对实证研究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3)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只是阶段性的,还需要不断去完善和。此外,限于笔者的知识储备,大量和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也有待于进一步去揭示。
上一篇:关于江西省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研究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