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6、利用网络犯罪。网络的隐蔽性使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为人们放弃道德责任提供了可能,一些人因此把网络当成犯罪工具。电脑病毒的制造和给人类已经带来丁极大的损失,网络黑客的人侵引起人们对周络安全的高度重视,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把网络当成新的犯罪工具凡此种种足以引起人们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对网络扩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道德同题应保持高度警惕。那么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源是什幺呢?
首先,网络生存的虚拟化。
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人们在现实空间的社台交往、活动方式受制于各种条件,一定意义七容易规范,能够控制。而网络空间是隔离性极强,具有极大自由的虚拟空间.网络使用者只要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就可在网上畅通无阻。这为每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度极强的网上认识空问在这样的自由空间里,会使使用者在网络上的认知和行为出现偏差,使用者会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于是在自身不能很好地节制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感情变得日益拔薄,行为常常表现与现实生活道德规范不相符的状况.甚至有些行为失去有效的控制。网络使用者中认知虚幻府人的出现,“黑客”和“网络英雄”的涌现,以及网上流毒的流行便是佐证。
其次.对传统的逆反。传统的道德教育偏重正面的灌输,主要是通过专职道德教育者的理论说教.这种方法弊端是空洞的说教和人为强加的规范约束.这使现实中的人产生逆反心理.失去自制,利用网络进行不负责任的宣泄,从而弓l发出一系列周络负面道德问题。
再次.网络信息源的复杂化。网络信息带有浓厚的个体化色彩,同时对加入网络的青年产生观念上的影响。有些信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数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惜网络到达人们身边,使人们的注意力极度分散,这对我国青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产生抵消的作用。
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对于网络带来的这些负面道德问题.既不能过分夸大,阻碍网络的发展,也不能漠然视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来雨绸缪,积极应对,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首先.继岙和发展中华的传统美德,整台传统道德资源。要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体系中吸收营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发挥传统道德的凝聚力,激励力,整台力儒学道德以“仁义为核心。从积极方面讲,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兢,勿施于人”,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想到别人也有这种需求需要满足,简言之,能人己兼顾,由己及人。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约束力量。孔盂的“仁义”之说中,这些积极因素确实揭示了做人之道和育人之路的真谛,这是实现社会稳定、繁荣、进步的基础,有助于建立团结互助的爱与关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修身是儒学一贯倡导的自我修养方式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平白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认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大学》)这段话表明.只有通过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修身为本的思想在当今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凸现。网络的个体化.网络的虚拟化更需要网民洁身自好,更要注意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儒学最根本的思想基础,是天人台一”的思维模式,这里的天是始终有道德倾向的天,而人始终是有天性善性的人。“天人台一”的根本是爱,“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西钻》)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惧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为独成。(《正蒙诚明》)其意思是:天为父.地为母,我是渺小的.我与万物一样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气”作为万物的本性不是我私有,要立己而切立人,求知必须周知万物,爱己爱人,成己而且成物。爱天、爱地、爱人,就能体现天地本质,实现天地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道德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天人合一”的道德学说,是经过千百年的思想家锤炼而成的。我们今天谈“天人合一“也是伦理道德上的。鉴于网络道德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垒世界人民都应该具有以天为价值源头的道德精神,都应该具有爱天、爱地、爱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