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对陕西省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毕业论文(2)

2014-04-22 02:33
导读:(二)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是由传统向现代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妥善安置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为城镇

  (二)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是由传统向现代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妥善安置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为城镇待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文明进步。城镇化可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需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带动发展。农村城镇化还可以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为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

  陕西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使该省农村大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无法形成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或流动于城乡之间,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农民购买力偏低,而这又势必会导致内需不足,进一步影响城镇化进程,形成恶性循环。为了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2009年,陕西省“在对关中300个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进行扶持的基础上,从中再选择县城以外的107个建制镇给予更大支持”。这批重点镇的建设既是增加投资的主要手段,又是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这些小城镇将成为全省城镇体系架构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点,将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2010年,陕西省还将由省公安厅、省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制订相关政策,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对农民工在中小城镇落户、在其他城市落户、落户农民工参加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予以规定。这些举措将推动陕西省城镇化进程。

  (三)发展农村中小企业
  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期,而农村工业化还徘徊在发展初级阶段,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可以把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农民进入农村中小企业务工,从农村中小企业获取稳定的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重要经济来源。农村中小企业源自农业,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最便捷、最有效、最稳定的渠道。近年来,陕西省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在吸引中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发展,农村非农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选择那些适合农村实际、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予以扶持。这些企业以农村大量初级农产品为原料,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投资相对较少,经营灵活,可以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大型企业相比,农村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发展的基础较差,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政府要对农村中小企业正确引导、积极扶持,鼓励它们做大做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政府职能的界限。如果政府对企业放任不管,不为其提供创业,农村中小企业将难以发展。但政府如果以支持的名义对企业干预过多,又会造成政企不分甚至官商勾结,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处理政府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就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同时,政府要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对企业一视同仁,打破龙头企业的行业垄断,取消其特权地位。

  二、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一)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005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为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陕西省农村大部分地方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较低,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集约经营,让土地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到具有经营经验和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一部分劳动力进一步从农村解放出来,使他们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近年来,很多地区以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专业生产大户为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陕西省长安区农民还创造了“土地托管”这一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社会化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一篇:关于对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