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员工贡献
员工贡献是指企业对员绩的重视。对绩效和(或)工龄的重视程度是一项重要的薪酬决策,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凡是清楚地制定了绩效工资政策的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会更为注重绩效工资和激励工资。
员工的绩效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完成任务的技能和能力;(2)在本岗位工作实践、规则、原理和程序等方面所拥有的知识;(3)完成任务的意愿。
(四)薪酬
薪酬管理是薪酬模式的最后一块基石。尽管企业设计了一整套包括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力、员工贡献在内的薪酬制度,但如果管理不善,则不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管理者必须把各种薪酬形式(如、短期和长期激励工资)规划在该制度之内,做好与员工的沟通,还要对该制度能否达到目标做出准确判断。
三、薪酬技术
薪酬技术则是达到薪酬理想彼岸的途径、策略和方法。图1中间的部分给出了薪酬技术。薪酬技术把四种基本战略和三个薪酬目标联系起来。
(一)保证内部一致性的技术
贯彻内部一致性政策的技术和程序是:从工作分析开始,把有关某人和(或)某职位的信息收集起来编制岗位说明书;从、完成企业的短期目标的需要出发,制订覆盖所有岗位和任职员工的《岗位评价标准体系》;按照岗位评价标准体系所定的价值尺度,实施岗位评价,形成企业内部的薪酬等级结构。运用到工资分配上,就是工资等级表的基础:岗位等级序列表。
(二)保证对外竞争力的技术
对外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通过参照同行的薪酬水平,给类似职位确定薪酬而建立起来的。确定薪酬水平要经过薪酬。薪酬调查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1、界定一个企业相互竞争的劳动力。确定相关市场的因素通常有以下三个:(1)职业(资格要求);(2)位置;(3)产品市场的竞争对手。产品市场竞争资料和劳动力市场竞争资料,在界定相关市场时哪一个价值更大,取决于相关因素作用的大小。
(四)薪酬管理技术
薪酬管理技术主要有:薪资预算、人工成本控制;薪酬沟通;薪酬诊断与再造等。
1、薪酬预算。即薪资预算,包括加薪计划、工资总额计划、计划。
2、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即控制平均人工成本、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企业人工成本理想的状况是:平均人工成本高于同行业水平,而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则都低于同行业水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