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江泽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思想的发(2)

2014-05-23 01:45
导读: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和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和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方针和主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决策正式在党的文件中提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究班结束时的讲话中,江泽民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国战略,真正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重申:“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水平。”

  二、科技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1989年12月,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岗位的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明确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又进一步强调,“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再次强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的世界,国际社会竞争是综合治理国力的竞争。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治理国力,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博采各国之长,为我发展所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要努力跟踪和创新,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I9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鲜明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命题。他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叫基础性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和源泉。江泽民一贯对基础性研究工作极为重视。1997年8月,他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中作出重要指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能力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要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创立新的学说,丰富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统筹规划,大力协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90年代末,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是江泽民倍加关注的问题。1998年2月4日,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制》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之后,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共商大计时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6月1日,江泽民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与外籍院士时,明确提出,“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科技创新问题,他强调:“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
  在2000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江泽民再次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他说。“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要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在江泽民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得到长足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世纪,深入学习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论述,对于我国顺利实施“十五”计划,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上一篇:浅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