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反倾销应诉中会计举证问题毕业论(2)
2014-08-13 01:05
导读:2.中外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在反倾销的诉讼中,被调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公认的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账簿、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其相关的费用等是否清晰可靠
2.中外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在反倾销的诉讼中,被调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公认的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账簿、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其相关的费用等是否清晰可靠,对于以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为基础来认定倾销、裁定倾销税至关重要,而由于各国的会计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差异,且各国的反倾销法要求企业执行的会计准则都不一样,如欧盟规定按国际会计标准核查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和成本费用资料,美国规定按通用会计准则核查等。在不同的准则下,各项财务数据会产生很大差别,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可以说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迈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但是对于应诉反倾销来说一些细小的核算差异也会对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
3.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日常会计管理工作混乱,缺少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使得原本有利的证据不被采纳。主要表现为:
第一,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许多企业不能够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在会计制度的执行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企业领导叫怎么作账就怎么作账,会计想怎么作账就怎么作账。许多企业存在“两本账,多本账”的现象;账外账,“小金库”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第二,操纵成本费用的情况较严重,生产成本扭曲。生产成本是WTO协定附件“反倾销协议”中的重要标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操纵成本费用的情况还很严重,如随意变更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将费用作为资产挂账,导致当期费用低估。企业操纵成本费用,必然导致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数据不准确,进而扭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使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中国大学排名 第三,会计报表未经独立审计或者在遭遇反倾销时才匆忙进行审计,因此使得企业的会计报表可信度大大降低。
4.缺少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不同于一般的仅限于反映企业自身基本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而是根据反倾销诉讼的要求,在其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所以其应该是以会计信息为主线、相关信息为附的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信息库。旨在提供反倾销诉讼双方全面、详细的基础资料和比较分析资料,以确保反倾销诉讼举证和抗辩的成功。国外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设有专门的反倾销会计部门,以应对反倾销诉讼。但是我国的出口企业都没有建立专门的反倾销会计部门,往往是在反倾销调查发起后才临时成立一个反倾销调查小组来应付反倾销调查。这样的一个临时组织并不能很好地承担其应对反倾销的各项专业、复杂的职能。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的缺少是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诉讼及败诉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反倾销的几点对策
1.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核算,而产品成本的确定是反倾销案件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计算直接影响到被调查产品的正常价值乃至于最终确定倾销是否存在,因此大多数国家的反倾销立法都对出口企业的会计准则做出规定。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第2条规定,反倾销中确定成本时的会计要求是“符合出口国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