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绩效研究分析毕业论文(2)
2014-09-04 01:51
导读:通过对浙江省十二家商业银行2000—2003年的贷款总量及其增长率和资产利润率的分析,我们发现: 2.1贷款作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营利业务,从总量上
通过对浙江省十二家商业银行2000—2003年的贷款总量及其增长率和资产利润率的分析,我们发现:
2.1贷款作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营利业务,从总量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2000年至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贷款总量分别为846.84亿元、1009.73亿元、1289.25亿元和2056.86亿元,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贷款量则分别为73.45亿元、95.77亿元、159.13亿元和307.62亿元。但是从增长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远远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年至2003年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19%、20.39%、28.82%和57.06%。相比之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率则分别为50.91%、42.13%、79.36%和101.79%。由此,我们可以粗略得出商业银行产权越清晰,则贷款增长率越高的结论。
2.2从资产利润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2000年至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76%、0.81%、0.86%和1.1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79%、0.63%、0.73%、1%。这与我们之前的分析(产权不明晰导致银行绩效水平低下)有所出入。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
2.2.1本为采用的绩效衡量指标是资产利润率,其计算以会计报表信息为基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会计报表数据失真的影响。
2.2.2根据田利辉的研究,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国有产权对商业银行的“帮助”所造成的。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和影响将会随着国家持股比例的大小而变化,呈现出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 在U型曲线的最低点——也就是国有持股临界点的右边,银行业的绩效水平与国有股权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政府对银行持股比重的增加,为了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以及一些政策性目标的实现,政府对银行的干预就会不断增加,例如减免税收、隐性担保等等,这些都会促进银行绩效的提高。这也为本文的实证结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该U型曲线呈左高右低,所以降低国有银行中国有产权的比重至U型曲线的左边,将会使得国有银行的绩效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我们说,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结构的改革是必要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结论
根据前文对浙江省银行业的分析,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与绩效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尽管在之前对银行资产利润率的分析中,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不大,但是从每年的增长情况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的增长幅度要大大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由此可以看出,产权的明晰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我国当前处于转轨经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