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财税对策(2)
2014-09-05 01:40
导读:拓展财政支出政策与中部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空间,为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一,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支持中部地区的企业参
拓展财政支出政策与中部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空间,为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一,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支持中部地区的企业参与竞争,促进其经济发展。政府采购作为支持民族产业、扶持本国企业健康发展、实施产业政策和扩大
就业的政策手段,得到了许多国家和政府的充分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才刚刚起步,许多政策措施都在调整和完善之中。充分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不违背政府采购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我国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政策,通过相关条款和制度的修订和实施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调整对中部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增强中部经济发展能力。转移支付作为重要的财政扶持政策,是各国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通用手段。中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的脆弱和落后,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急需借助中央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快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支付模式单一、支付标准不合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规范、专项补助政策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对中部地区实施力度较小。因此建议调整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是针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产出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地方财力不足的现实,通过推广因素法支付模式、提高支付标准等改革措施,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结合地区经济特点逐步提高中部地区增值税增量返还系数,相应减少对体制上解的财力较充裕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增量返还,增加对财力较薄弱的落后地区的税收增量返还。第三,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吸引外部资金,扩大投资规模。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的瓶颈制约是资金供给的短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融姿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