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毕业论文(2)
2014-10-22 01:06
导读:3.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多元化。改革以来,国家和地方采取了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民营经济不仅融资的总规模有了很大提
3.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多元化。改革以来,国家和地方采取了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民营经济不仅融资的总规模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多种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1)民营自筹资金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民营经济资本积累能力的增强,自筹资金已经成为民营投资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据统计,1999年与1981年相比,民营经济自筹资金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3.1%,自筹资金总规模增长了200倍,占民营总投资的比重上升到了85%。(2)民营证券融资的机会有所扩大。随着2000年国家出台了新的股票发行入市管理办法,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障碍有了突破,成为民营投资的新财源。2001年底,在深沪两市公开上市的民营企业约在40~50家,占全部上市企业的4%左右。(3)民营获取信贷的规模不断增加。近年来,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银行在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时的后顾之忧,推动了民营银行贷款的增长。1999年与1981年相比,非国有经济的信贷增长了6626倍,年均增长25.9%,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4.8%。
4.各级政府为民营经济投资服务的体系初步形成。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手段管理、引导、监督、保护、促进民营投资发展。(1)改革民营投资管理方式有了突破。为消除歧视性的投资管理办法,国家计委提出了“一放三改”(注:所谓“一放三改”是国家计委2001出台的《促进民间投资指导意见》里提出的放宽民间投资范围,改进民间投资的服务环境、审批环境与融资环境。)的改革措施,各地区政府也制订了民营投资管理的一些新的“游戏规则”,如海南提出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