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潜力评析毕业论文(2)
2014-10-29 01:13
导读:根据分类,1998-2000年有42个领先国家(地区),包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和英国等工业化国家,也包括香港特区、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虎
根据分类,1998-2000年有42个领先国家(地区),包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和英国等工业化国家,也包括香港特区、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虎”,以及阿根廷和智利等拉美国家,还包括哥斯达黎加、匈牙利、爱尔兰和波兰等。
高于潜力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那些不具备出色的潜力,但在吸引FDI方面取得优秀业绩的国家,巴西和中国属于这个群体,低于潜力的国家包括许多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但由于其政策因素以及传统上较少依赖FDI(如意大利、日本、韩国等)、不利的政治、社会因素和较弱的竞争力,在吸引FDI方面业绩较差。美国属于该类,一些资本相对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如沙特,以及那些主要依赖当地融资的国家均被归入此列。
42个表现落后的国家主要是指由于经济等原因,未能吸收到它们在全球FDI中的预期份额。
三、指数设计的缺陷及应用的局限性
UNCTAD设计业绩和潜力指标体系,旨在从国家层面揭示对跨国公司FDI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而又被掩盖在绝对量之下的隐含因素。但指标体系的设计,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是对重要变量的忽略;二是未能体现一国内各区域间利用FDI的非平衡性。
东道国有众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根据现有数据,要掌握所有影响因素是不可能的。在国家层面上,很难对社会、政治和制度因素进行量化。以技术为例,正规教育的入学数据,通常用于衡量技术基础,但却不能体现特定技术的可获得性和质量。当地供应商的实力、集聚效应、企业联盟以及支持机构的效率等因素更是难以衡量。UNCTAD在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对FDI的吸引力时,因为获得数据困难或者难以定量,忽略了一些关键变量。
另外,现行的评价体系展现了一个国家吸引外资的平均业绩与潜力。对于一些大国,特别是像中国各个区域吸引外资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评价上的严重失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中国各个省市在吸引外资上表现非常不平衡。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999年,按吸引外资的数额排名,中国前10个省市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总量的90%,仅广东省就占全国总量的32.74%。2001年,这一不均衡趋势并未改变(注: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值计算所得。)。中国的沿海省市,特别是数以百计的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成为吸引跨国公司FDI的主力军。由于中国利用FDI的集中度高,因此,评价中国利用FDI的业绩,应该重点考察占中国利用外资绝大部分的省市或开发区,而不是取平均值。根据UNCTAD的计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