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毕业论(2)
2014-11-13 01:03
导读:(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1.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操作风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笔者认为,柜面业务
(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1.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操作风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笔者认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指银行营业网点受理客户业务交易后,由于外部欺诈、内部欺诈原因对银行或客户资金财产造成损失所形成的风险。研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有两点必要性:一是通过在操作风险中细分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有利于区分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在全行各项操作风险中的权重,分清矛盾的主次,便于集中精力加以研究,以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二是研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有利于直接有效地分析导致柜面业务发生经济案件或风险点的原因,以解决柜面业务发生较多经济案件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近几年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案件情况看,涉及柜面业务的经济案件占比高达 70%以上,由此可见,柜面业务的风险点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的重点,说明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已成为操作风险的重要方面。
2.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点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1)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全。表现在无法按照事权划分原则组织会计核算,无法对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管理,必然造成管理混乱,对重要岗位人员不经严格考察或不经有权部门批准即上岗,进而发生差错、事故,甚至经济案件。
(2)不相容岗位职责相互不能分离。表现在前台柜员与事后监督人员不能分离,票据交换业务记账、复核、交换不分离,票据交换员兼办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同业往来、系统内往来等账户的记账与对账工作,上门服务人员与账务处理柜员相互兼职,内外账务的处理与核对岗位不分离,各级安全控制管理员、密押主管及密押员相互兼任替岗,网上银行业务手工处理电子付款指令的记账员、审核员和打印柜员相互兼职,基金业务主办柜员与经办柜员岗位不分设等。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柜员权限卡做不到按事权划分。表现在不按照制度设定柜员权限,柜员一人多卡或权限卡交他人使用,极易造成出现差错、事故和案件时无法分清责任。
(4)不按规定实行业务交接。表现在不按规定程序交接重要物品、现金、空白重要凭证,各类登记簿交接或无交接登记手续、交接登记不全或错误,造成无法分清保管使用责任。
(5)内外账务核对不及时或不换人核对。表现在不能使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折、账表和与外部客户、同业、系统内上下级行账务及时核对,造成风险。
(6)银行内部员工代理客户办理结算业务。表现在内部员工代客户保管印章、密码、票据(凭证)或代客户补盖票据(凭证)上的印章、填制凭证、办理现金存取业务等。
(7)对客户开户审查不严。表现在提供虚假开户资料开立结算账户;印鉴管理不严格,印鉴预留不全或企业内部人员以虚假证明更换开户印鉴;企业网上银行开户注册时,未核对客户、账户资料的真实、合法、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