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资金进退之据:工行“十条军规”指引受灾(2)
2015-05-06 02:04
导读:在民航领域,工行同样颇具大手笔: 4月22日,姜建清与王开元分别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 协议书 》,协议囊括各类融资
在民航领域,工行同样颇具大手笔:
4月22日,姜建清与王开元分别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
协议书》,协议囊括各类融资、现金管理、银行卡、海外业务、电子银行、资产管理等全套银行业务;
6月3日,在客运销减、货运抬升的疫情形势下,工行给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租赁的一架B747货机开立了担保金额为3650万美元的飞机境外收益杠杆租赁差额保函,这是继去年为南航货机租赁提供2000万美元担保之后又一笔巨额承保业务;
近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3年度飞机融资项目正式开标,标的包括3架波音737-700和3架空中客车A319飞机。参与融资竞标的银行达10家,竞标过程长达数月,工商银行以其两套融资方案赢得优势地位,获得3架飞机融资安排资格。
另据96号文显示,对中航、南航、东航和上航本部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工商银行已放开流动资金信用贷款发放口子;对铁路运输和城市交通业中长期合作的重点客户,该行也允许各一级行在授信额度内,继续给予新增融资支持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政策与市场的平衡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工行非典灾难行业的分类,与其“大进大出”信贷结构调整政策所作的领域划定有契合之处。据悉,流动资金贷款在整个贷款中占比高、风险大,其应对之法有二:一是“大进”,就是大力进入高速公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二是“大出”,就是加快从流动资金和技改贷款市场退出。
“有大进就有大出,但通过非典形式完成二类行业的‘大出’,操作上存在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之间的平衡难点。”工行某资深人士表示。
据悉,如果加上外贸这一块,工行年内到期非典风险贷款将高达700亿,其中二类行业近500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此前,工行的做法是服务于全国防治非典工作的大局,加班加点保证政府和军队系统防治非典专项拨款及时划拨到位;对具备四项基本条件的还款免息项目,采取分行先操作、总行后补批的方式,加快非典时期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另外搞新老时段不同政策,以2003年4月1日为界,该日至年底间到期、未纳入借新还旧基数的流动资金贷款,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归还的,允许先贷后还;3月31日前到期或之后到期已为不良的贷款,不得办理先贷后还。
非典对外贸的负面影响让银行左右为难。工行扬州分行反映,出口加工企业和外贸企业下半年的订单一般在5-6月就要落实,外商因为中国是“非典”疫区,已有将部分定单转往其他国家迹象。
“国家没有因疫情而改变出口退税有关政策,外贸脱困应该说还有余地。”该人士说,“但是,当前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拖欠,使问题趋复杂化。对银行来讲,平衡的办法是对享受政策的企业或项目做严格的风险筛选。”
据记者了解,非典时期工行加大了一年期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投放力度,但投放对象基本上锁定在具有“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确认单”、信用等级A-级(含)以上(享受政府贴息政策的可放宽至BBB级)客户;对无“确认单”的客户,工行要求其同时满足相关条件,包括前两年批准退税额与申报额比例在90%以上、不属挂靠经营,有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结汇水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