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球经济失衡与我国的对策毕业论文(2)
2015-05-13 01:41
导读:四、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在与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顺差两部分造成的
四、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在与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顺差两部分造成的。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部分:经济周期的影响、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以及短期冲击。
首先是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从1994年开始在总体上告别了相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并进入了紧缩时代。多年来CPI等物价指数一直在低位运行,与1993年之前的情况相比产生了重大的转变,与投资储蓄缺口的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和一致性。宏观经济态势的转变和投资储蓄缺口的改变,部分地为长达十多年的经常帐户顺差提供了解释。此外宏观调空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投资和进口需求的减少。其次是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定增加,为国民储蓄的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坚持对外开放和面向市场的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加入WTO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目的国,直接增大了资本帐户的顺差。此外,金融体系改革的滞后以及医疗、社保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居民不得不放弃即期消费,导致储蓄率一直持续不下。再次是体制的影响。对出口和FDI流入的过度刺激和鼓励,是形成贸易帐户和资本帐户双顺差的制度性原因。在很多地方招商引资规模和出口创汇量成为衡量地方行政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最后是短期冲击。近几年,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名义和实际汇率均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汇改前中国实行盯住美元制,使得人民币也相应发生实际贬值,对出口起了促进作用。另一个短期冲击是投机性资本的较大规模进入博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五、改善当前中国收支不平衡的几点建议
通过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适度的经常项目逆差、资本帐户顺差才是正常的国际收支格局。只有维持这样的国际收支平衡状态,才可以确保中国继续通过资本净流入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作为资本净输出国向别国特别是美国这样的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输出资本。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我国已经在1995年对汇率政策做出了调整,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种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1)从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角度看: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有利于贯彻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