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经济运行的几点认识毕业论文(2)
2015-05-29 01:14
导读:从供给的角度看,投入品价格的下降有可能导致价格总水平的走低。投入品价格的下降又可从多方面来看:(1)国内通货紧缩的存在有可能使价格水平螺
从供给的角度看,投入品价格的下降有可能导致价格总水平的走低。投入品价格的下降又可从多方面来看:(1)国内通货紧缩的存在有可能使价格水平螺旋下降。(2)技术进步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物价总水平。1990~2001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3)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也可能导致价格水平的走低。然而,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需要做具体的分析。我国虽然是进口大国,但是一般贸易进口只占GDP的较小份额,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口564.2亿美元,仅占同期GDP的10.3%。另外,大宗进口商品的价格有升有降。比如上半年原油价格的波动幅度就比较大。因此,很难认为进口品价格的下降是国内价格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为分析国际通货紧缩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作者运用宏观经济分析CGE模型模拟了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对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物品价格总水平下跌会导致国内总价格水平的下跌,但下跌幅度并不很大。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0%时,国内价格总水平下跌2.23%。其影响弹性系数仅为0.22左右。
(二)
就业出现负增长
2002年,虽然各级政府较为重视就业机会的创造,但第三季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仍比2001年同期净减少362.3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减少444.8万,城镇集体单位减少171.3万,其他单位增加253.8万。
(三)一般贸易进口增长缓慢
2002年以来,我国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同时取消了一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2002年关税水平由15%降到12%,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较能体现内需强度的一般贸易进口增长仍然不快。1~9月份,一般贸易进口增长8.9%,比同期的加工贸易增长低近20个百分点,比同期一般贸易出口低近10个百分点左右。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收入差距扩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收入差距扩大降低了整体消费倾向
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3.0元,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721.4元,增长5.3%。但是各阶层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表现在:(1)在岗职工收入增长较快,而下岗人员收入水平降低。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劳动报酬分别增长17.9%、16.8%和15.6%。(2)行业收入差距依然存在。(3)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