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正义取向毕业论文(2)

2015-06-03 01:33
导读:经济正义的指归和诉求具体到科学发展的实际,则需要相关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道德观念的保障和完善。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观所界定的经济正义目

  
  经济正义的指归和诉求具体到科学发展的实际,则需要相关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道德观念的保障和完善。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观所界定的经济正义目标,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保障产权正义。产权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一项根本性的权利安排和制度设计,由于它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权关系成为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和基础。产权应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权利和“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等基本特性。[3]正是在产权这些特性权利和规定中,让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正义上的道德考量,譬如:财产权的获得、占有或转让形式怎样才是合乎“正当及适宜”的?财产权的排他性又在什么程度上可体现出人的“自主自由”的主体性诉求?对此,有学者认为产权正义是指“作为产权制度的一种根本价值尺度是任何产权安排确定的内在依据,是衡量一种产权制度合理性的根本标准”。作为关涉财产权利制度的正义内容,它应当包涵以下内容:产权主体的平等性;产权获得的正当性;产权保护的严格性等等。对此,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给了我们一个较为清晰的法律规范,使产权正义的逐步实现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了法律依据。
  其次,实现分配正义。经济正义最终实现于分配正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分配领域逐步实现正义,对此,十七大报告中已经为我们明确指出了方向: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再次,树立道德正义。“经济正义是经济道德的客观反映,人类崇高的追求,在经济活动中必然体现在道德正义上,它意味着某种超越现实功能的人性的精神需求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4]经济领域的道德正义追求的是以正义为准则而对人的经济实践所作出的判断。在经济领域中树立道德正义就是要弘扬等价交换的正义性,强化交易原则的正义表征,维护和履行契约,弘扬社会诚信,注重权利意识与完善法律保障,让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经济人”得到道德正义的伦理保护和终极关怀。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综上所述,经济正义是人类社会对理想社会制度及其内在精神的不懈追求,科学发展观则是基于我国国情,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经济正义理想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一个契合着经济正义取向与和
  谐社会理想的科学发展观,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上一篇:从本质与现象的内在联系理解经济现象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