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民助学金及其运作毕业论文(2)
2015-06-03 01:35
导读:3、学生信用问题 根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第一批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还贷期,有45%的学生,既不到银行还贷款也不与银行联系,要
3、学生信用问题
根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第一批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还贷期,有45%的学生,既不到银行还贷款也不与银行联系,要求办理贷款延期。部分学生是由于信用问题,另外部分直接上
研究生的根本没有还款能力,或是
就业困难或就业处境不佳难以按时还款。[9]导致一些银行,倾向于好学校,好专业的学生贷款,出现“嫌贫爱福”的现象。
目前,贫困大学生的救助问题,依靠社会捐赠:我国的捐赠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与捐赠相应的税收制度还没有建立,没有鼓励长期捐赠的激励机制,捐赠中出现的许多腐败问题,影响着公民的捐赠热情,效果不是很明显。作为政府机构,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财政部人士说:“2002年财政投入(教育投入)是3.4%,今年(2003)年想达到4%困难很大”、“所以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可能更多的要依赖商业运作。”[10]救助贫困是社会、政府的责任。我国目前的各项支持体系(信息系统、税收体制、捐赠体制)的不健全,使其发展缓慢。在社会转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情况下,政府以政策性方式让银行来承担贷款的方式不利于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发展。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膨胀,需救助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要求政府必须做好准备。
人民助学金制度的再次提出,有一定的意义。从1952年开始实行,它主要承担着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并且专款专用。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从以上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贷款资金问题是一个关键,尤其是对于发生的“呆”、“坏”、“死” 账的处理问题上。鉴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人民助学金及其运作方式。
三、人民助学金的运作方式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资金来源
国家每年从财政中固定拨出一定比率的资金作为基本资金,我国1952年时教育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49%。[11] 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拨款还底于4%,抽出部分资金是有可能的。同时,吸收社会上的捐赠。相对于社会机构,以政府的名义来收取捐赠,更容易得到公民的信任。
2、资金管理及运作
国家财政部门指定机构来进行管理,并委托金融机构进行运作,以保证能够取得利润,下一周期采用“基金 利润”的形式继续运作。由于以国家财政拨款的方式取得的国家基金数量相对较大,所以利润较高,容易把“蛋糕”做大。
3、监督及其使用
人民助学金实行专款专用,应接受来自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及社会的监督,不得擅自挪做它用。目前来看比较可行的使用方式是:保持由各银行向学生发放贷款的模式不变,国家贴息的部分,从人民助学金的利息中来支付,地方政府有能力的可以从地方财政中为学生偿还另外50%的利息。给予向学生贷款的银行以税收优惠政策,如发生“呆”、“坏”、“死”账的问题时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