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企业应对新出口退税政策变革的策略(2)
2015-07-02 01:51
导读:2.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是以消耗土地、树木、煤炭、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排放“废水、废渣、废气”等工业污
2.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是以消耗土地、树木、煤炭、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排放“废水、废渣、废气”等工业污染物为代价换来的。此次出口商品退税率的变革,正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来的,它有利于国家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低”产品、低附加值产品、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及出口,以防止国内自然资源的流失,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减轻我国环境压力;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以实现我国企业由简单的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效益,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此外,新出口退税政策加大了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为粮食加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有利于减少反倾销调查,化解部分贸易摩擦
据商务部统计,1995-2007年间,我国遭遇WTO其他成员国对华反倾销共598起。尤其自2005年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也相应提高:与我国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额1018.8亿美元、1774.7亿美元、2622.0亿美元相对应的反倾销调查数分别为57起、68起、61起。我国企业屡屡遭遇反倾销诉讼,究其原因,与国内各企业间开展恶性价格竞争,竞相压价有很大的关系。而出口企业之所以能不断压价,又在于有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此次出口退税政策下调了诸多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反倾销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相当于增加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进而减少我国产品由价格过低而引起的反倾销指控,同时也节约了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并有效化解了由此造成的部分贸易摩擦。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新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
1.降低贸易顺差效果有限
虽然此次出口退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我国出口额的高速增长,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贸易出口额持续增长的总体趋势。其主导致因:一是我国居民高储蓄、低消费的生活习惯。当本国居民无力消费时,过剩的生产能力唯有通过出口这一途径消耗以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二是新出口退税政策是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在降低“两高一资”产品和低附加值消费品出口退税率的同时保证了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农产品、副食产品的高出口退税率,在抑制一部分产品出口的同时鼓励了另一些产品的出口。三是生产出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出口企业可以通过涨价、议价等方式,将下调出口退税率所增加的成本全部或部分转嫁给国外进口商。四是企业可以采取压低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来降低自身生产成本以消化由下调出口退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