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将会长期存在毕业论文(2)
2015-07-07 01:15
导读:(二)大陆对台湾积极开放的经贸政策使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持续增长 在两岸贸易间接、单向开放的局面下,大陆对台多种优惠贸易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二)大陆对台湾积极开放的经贸政策使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持续增长 在两岸贸易间接、单向开放的局面下,大陆对台多种优惠贸易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对台湾贸易顺差的形成及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对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带动了两岸贸易强劲增长,同时也加剧了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的持续增加。受两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两岸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生产技术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别。继上世纪80年代台湾产业结构顺利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及技术密集型转型后,90年代中期台湾又基本完成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形成了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进而进入了新经济发展时期。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台资大规模地向海外转移,尤其是向大陆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的。台湾传统产业及部分高科技产业移至大陆生产,使两岸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的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在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台湾基本处于大部分产业链的中上游环节,其比较优势侧重于产品与技术研发、中高端产品制造及上游原料与零组件生产。由于大陆承接了台湾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的传统产业,高科技产业中的低端生产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大陆已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四)台湾进口需求及其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陆产品进口 台湾岛内进口贸易增长缓慢,对大陆产品相对需求较小。台湾是一典型的海岛型经济体,受岛内资源短缺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发展对进口贸易有较大的依存度。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受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投资与消费不振、岛内市场狭小等多种因素影响,岛内进口贸易发展较为缓慢。据台湾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以来岛内进口贸易基本维持在1100亿美元左右。从1995年到2001年,岛内进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仅为0.6%。而同期,大陆进口贸易年均增长率则为11.2%。2001年大陆进口贸易额为2435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台湾当年进口贸易额的两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市场需求结构来看,近年来随着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台湾进口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台湾统计,按照贸易产品类别划分,台湾进口产品主要分为资本设备、农工原料及消费品三大类。1995年这三大类产品进口占台湾总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6.3%、72.0%及11.7%,2001年则分别变动为25%、65.7%及9.2%,这一变动趋势表明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及调整,使岛内对机械、电机设备、电子产品及精密仪器等资本设备品进口需求增大,而传统产业外移则使农工原料进口比重下降。近年来,受台湾岛内政局不稳,经济低迷及两岸
政治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岛内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进而使消费品进口有所减少。由于大陆对台湾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农工原料,部分消费品及部分资本设备,台湾上述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则对大陆扩大对台湾出口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见表2)。
表1 1996年-2001年大陆对台各类产品贸易额差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表2 台湾进口结构变动状况 (单位:亿美元)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