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2)
2015-08-02 01:39
导读:表3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以上分析的是出口结构,下面我们再考察进口结构。根据表4计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
表3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以上分析的是出口结构,下面我们再考察进口结构。根据表4计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服务进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进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6.6%、22.8%、70.6%,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6.4%、16.8%、76.8%。结合表3数据,说明低、中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总体处于逆差地位,而高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1998年中国商业性服务进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进口的比重为2.2%,比出口高出0.4个百分点。从表中还可看出,低、中收入国家的运输进口百分比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而旅游与其他类服务进口百分比相对较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从目前看还比较均衡,但随着中国加入WTO,服务贸易将逐步自由化,国际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服务的进口将大规模增加,原有结构将被打破,如不及时予以调整,整个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将会失衡。
表4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2.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待提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它等于一国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出口额与该产品或服务世界出口总额之比。根据世界银行及《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1990年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0.73%,1998年上升到1.8%,这样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与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称的。即使我们自以为不错的国际旅游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尽管自1980年以来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旅游收入由1980年的617百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02百万美元,增加了19倍多;国际旅游收入占整个外贸出口的百分比也提高了2.5个百分点。然而直到1998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才2.8%,而其他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国际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优化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建议
1.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给能力
我们应把竞争策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优势上,从而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构建国家竞争优势打下基础。中国目前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要素的培育与发展,存在盲目扩张、急于求成的误区,对高等要素质量的检测与监督机制也不健全。作为一种全球趋势,国际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