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毕业论(2)
2015-08-12 01:00
导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交通运输 、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 科教文卫 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
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途径。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缺口大;交通阻塞日趋严重;供水不足,排水设施落后;城市汽化率低,能源供应长期不足;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财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调整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而且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能为闲散资金找到出路,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长期稳定发展。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的因素的保障。但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承受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大都比较松散,基本未签订
劳动合同,根本形不成劳动关系;在工资分配方面,灵活就业人员也基本不遵循正规单位的薪酬决定机制。而目前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基本是按正规就业单位这种正规就业形式设计的,非正规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没有有效机制的保障。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未来15年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将年均增加1300万人,这些新增城镇人口亟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