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中国养老制度变迁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2)

2015-08-20 01:01
导读:二、两种制度对储蓄影响的文献回顾 (一)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在某些条件下,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

  
  二、两种制度对储蓄影响的文献回顾
  
  (一)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在某些条件下,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险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最先明确提出这一点的是费尔德斯坦通过假定整个工作期内的储蓄都是为了退休期间的消费为目的,费尔德斯坦应用一个排除私人自愿的代际转移(即预防性储蓄)的“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证明:社会保障通过两个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财富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另一个力量是,因为与财富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险可以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退休效应”。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将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可能增加。费尔德斯坦应用1929-1971年(除1941-1946年)期间美国的总指标进行参数估计的结果支持社会保障大大地减少私人储蓄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估计值意味着在没有社

上一篇: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研究毕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