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2)

2015-09-19 01:05
导读: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以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由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网络化的创新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以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由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网络化的创新过程和集约化的创新目标所共同组织的高度开放的组织和制度系统。从体系和结构上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包括:创新资源、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  
  2.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1)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宗旨,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经济。因此,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是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一目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来抓,要围绕技术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作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为经济服务这篇大文章。 
  (2)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把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包括从新的创意产生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新产业的崛起,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就是要从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实现科技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3)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的成败与优劣,取决于创新人才。创新自身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目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和选拔科技产业化人才、创业人才和企业家人才。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激励人才成长、实现人才共享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要重视对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创立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开发新产品等创新活动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来自青年人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冷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来的。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既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的压力。当代国际的竞争,虽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目前,许多国家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都在调整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战略。我们也应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协作。 
  1.发挥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加快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应从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制定法律和法规,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知识创新活动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对知识经济的传播活动应注意规范,加强管理,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2.大力发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首先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其次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尽快改变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状况;第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在职培训的机制,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术的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构建符合技术创新要求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的多少,对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年来,在科技投入上,我国始终由政府单一投入。这种投入方式使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同时,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每年的投入根本满足不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要。所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通过改革,改变科研经费由政府计划下达的单一模式。一是加大科技的投入;二是构建新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体系。各级政府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优惠政策和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帮助和鼓励科技人员兴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我国知识和技术市场体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盗版和假冒、仿造行为,使投资者真正从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中获得收益。 
  4.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上一篇:我国海外投资的国家战略协调缺失分析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