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产学研联盟发展分析毕业论文(2)
2015-09-21 01:01
导读:产学研合作的中级阶段平台合作阶段。它是指合作各方共建各种科技平台(如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检测中心,科技产业基地,联合办学
产学研合作的中级阶段——平台合作阶段。它是指合作各方共建各种科技平台(如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检测中心,科技产业基地,联合办学,创办合作实体等,下同)。它是在项目合作基础上建设“平台”。其主要特征是中层次合作,建立各种平台,合作方中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整个实体而不是其下属单位,建立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和利益关系,合作也较为持久和稳定。
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联盟阶段。它是在平台合作基础上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其主要特征,一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性高层次合作,其中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力,中介服务体系为媒介的战略伙伴关系。二是成立领导协调小组,设立
办公室等组织机构,有战略性发展规划,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一定的法规法律和保障制度,一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围绕区域发展的关键或重大课题、产业技术优化和升级的战略性问题等展开合作研究。
2产学研联盟的运作
2.1产学研联盟类型和目标
产学研联盟可分为行业产学研联盟和区域产学研联盟两种类型。行业产学研联盟是针对行业产业发展而进行的产学研联盟。区域产学研联盟是针对地方政府管辖的区域范围的各类产业,乃至区域发展而组建的产学研联盟。根据产学研联盟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地方政府行政级别为依据,区域产学研联盟可分为:省级、市级、县(区)级、乡镇级等4种层次级别形式。产学研联盟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知识产权、重要标准和新产业,促进地方区域协调创新发展。
2.2产学研联盟的运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联盟各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有联席会议制度,制订章程法规,形成制度;各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配备干部负责宏观指引和协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联盟的具体工作,搭建从政府到产学研联盟各方、从省到市、县(区)乃至乡镇及企业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的产学研联盟的持续运作的组织保障。政府主导是产学研联盟与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合作的根本区别建设平台。建立合作平台是体制、机制和协调的基本载体,为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交流创造了畅通渠道。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是制订发展规划,完善各种法规和政策,营造创新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和调各方的关系;建立专项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全社会投入科研经费,使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引导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为自主技术创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提升产学研联盟的质量。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首要的是要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巨大的创新需求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源动力。
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力作用。要和地方产业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开发共性关键技术,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动力源。
“中介服务体系”是产学研联盟的主要媒介。它衔接产学研合作的各个环节,降低合作风险,加快合作进程,提高合作效率、水平和质量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发展
3.1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广东省各级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5年和2009年1月广东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签汀产学研联盟协定,推动广东各级政府建立体系性的各级层次的产学研联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企业主体和高校、科研机构主力作用奠定了联盟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参加广东产学研联盟的有广东120家大型企业和近3000多家中小型骨干企业;有全国167所高校和广东省高校20多所;中科院系统多个单位和广东省科研院所属的科研单位等都参加;还有众多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其中。
形成一套发展体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兹认为,目前广东产学研联盟已经形成三大推进机制(省部高层会商机制、省市联动机制、地企校长效合作机制),四大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五大创新模式(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省部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高校服务区域集群经济、建设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这体系把广东科技自主创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2广东产学研联盟的目标和任务
广东产学研联盟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广东,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广东力争在5一l0年基本建立广东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使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广东自主创新
规划纲要》(2008.9)指出,到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力争落户广东的国家或国际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超150个;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四方面任务:一是要促进科技与广东产业和区域发展更加密切合作,加快广东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坚持与地方支柱产业群发展紧密结合,建设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引领高校和科研机构新一轮改革和创新发展。四是探索构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发展链,创造新产业。
3.3广东产学研联盟运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