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更快:辽宁旅游业发展的追寻目标(2)
2016-05-15 01:06
导读:(二)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文化内涵 就辽宁旅游产品开发来说,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新鲜感和个性化,是制约辽宁旅游更
(二)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文化内涵
就辽宁旅游产品开发来说,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新鲜感和个性化,是制约辽宁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的障碍之一。长期以来,辽宁旅游营销只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新奇特进行渲染,其实这并不符合顾客的要求。据研究表明,那些来自远程客源市场的游客更关注的是文化旅游的经历,他们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文化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以文化品牌为切入点对辽宁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定位是保持辽宁旅游产品长期优势的关键所在。
(三)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落后
旅游发展观念滞后,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和旅游产业素质还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整体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
1.业务范围窄, 经营规模小。辽宁省旅行社以提供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兼有少量其他旅游产品,即使是观光休闲、探亲访友、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大片市场,空间开发得仍显不够。目前,辽宁省共有1 016家旅行社,其中。国际旅行社72家,其余都是国内旅行社,小规模旅行社占了大多数。这种“小、弱、散、差”的局面将很难适应加入WTO后旅游企业的激烈竞争,也将制约着辽宁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从业人员水平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辽宁旅游从业人员多是边干边学边悟,而入世后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是那种既懂国情、熟悉市场,有掌握国际旅游规则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此外,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加上加入WTO后一些外国独资、合资的旅游企业通过高薪吸引人才,造成旅行社人才外流,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现代化程度不高。辽宁省旅行社业务运行中的科技含量非常低,大部分仍停留在办公自动化阶段,只有少部分旅行社加入互联网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这制约了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旅游产品营销问题
1.旅游产品促销活动很多,但促销效果不尽人意。政府和旅游服务组织在促销旅游产品时,没有针对性,往往不根据旅游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促销,结果是资金浪费不少,效果却不明显。
2.旅游产品促销理念和促销方式缺乏创新。总的来说,促销手段单一,缺乏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促销方式,已不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
3.网络营销发展缓慢且存在弊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辽宁旅游主管部门以及很多旅游企业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络营销方面已经开始起步,但在网站建设上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网页的内容简单、图像数量少、推广方式陈旧、服务功能不健全等现象。
三、实现辽宁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一)资源整合是辽宁省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积极发挥区域优势。辽中部旅游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6市),深入挖掘、科学整合这一区域的世界文化遗产、清前史迹、满族文化、奇特景观、冰雪温泉等旅游资源,利用航空、铁路、公路现代交通立体网络,发挥中部城市群旅游服务的功能优势,使其成为国内外旅辽游客的集散地。辽宁南部旅游区包括(大连、丹东、营口3市),主要资源是浪漫都市、海滨海岛、主题公园、山水风光、边境风情等,充分利用这一区域沿海、沿江、沿边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使其成为国际国内旅辽游客空海通道和知名旅游目的地。辽宁西部旅游区(包括锦州、阜新、朝阳、盘锦、葫芦岛5市),主要资源是红山文化、燕辽文化、明清战史、藏传佛教、古生物化石、生态湿地、海滨、温泉等。充分发挥这一区域引客出关、迎客旅辽作用,使其成为海内外旅辽游客海上陆路通道。形成以沈阳为集散中心,以大连、锦州为两大通道的整体布局,使辽宁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东北亚旅游的热点地区。 (二)市场整合是辽宁省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