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明建设中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的构建(2)
2017-02-14 01:02
导读:(二)金融市场建设 第一,银行资金市场。尽管国家一再降低存款利率,并增收利息收入所得税,但存款总额仍在稳定增长,这为科技与金融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金融市场建设
第一,银行资金市场。尽管国家一再降低存款利率,并增收利息收入所得税,但存款总额仍在稳定增长,这为科技与金融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然而,目前银行资金运用坚持计划性、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原则,这决定了银行资金无法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但作为巨大的资金库,我们仍希望引导其资金介入公用事业项目领域,实现其强有力的融资支撑作用。银行用合股或参股等形式提供投资,以信用方式提供贷款,以此支持大型公用事业项目的发展。 第二,非银行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市场、债券市场。非银行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风险投资主体由先期的风险投资者向公众投资者的对接,在当前情况下,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将在启动风险投资事业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同时担当着风险资本源头与充当风险资本的双重使命。巨额的资金依旧沉淀在居民和企业手里,社会闲散资金数以万亿计。如何将这笔巨大的资金,尤其是百万级存款大户的资金引导到资本市场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领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三)企业是投融资的主体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成为新昆明建设中投融资的主体。目前,企业介入新昆明建设中的大型公用事业项目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两种。直接介入是指企业直接对大型公用事业项目进行投资,体现为一种对外投资。间接介入则是采取参股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公司对大型公用事业项目投资的行为人。为了保证大型公用事业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大企业对大型公用事业项目的投入力度, 大型公用事业项目投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是一个总的必然趋势。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启动民间投资
目前,非国有经济在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要鼓励、引导集体、私营个体投资者联合投资,并提供产业政策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改善投资环境,营造适合于民间投资的政策体制,真正落实有关政策、法规,为民间投资打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投资进入经济各行业,鼓励开发农业、支持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逐步建立适合于各类企业投资需要的社会投资激励机制,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政府主要投资于企业和其他投资主体不愿投资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政府可在某些环节上提供支持,如通过贴息、资本金注入等,达到政府投资引导私人投资扩张之目的,突出导向性,合理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使有限的政府财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启动作用。
(五)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新昆明建设投融资的服务体系。建立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培育和规范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新昆明建设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离不开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牵引和沟通,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各种中介组织机构,并加强对它们的监管,保证中介组织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此外,可充分借助现今发达的INTERNET网络建设,为新昆明建设提供从工商、税务到信息发布的“一条龙”服务。
二是新昆明建设投融资的市场体系。在新昆明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赖于较完善的交易市场的形成。如果不能在市场规则下顺利实现股权、技术、人才及各阶段接力棒的交换,新昆明建设的链条就会中断,因此应大力加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为新昆明的建设提供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富国.对中国西部资本市场发展的思考理论导刊[J],1998,(07).
[3]郑振宇.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政策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