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体育经济的再思考(2)
2017-06-24 01:00
导读:3.市场竞争乏力 虽然我们全球知名企业少,但近几年也涌现出了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较大规模的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上
3.市场竞争乏力
虽然我们全球知名企业少,但近几年也涌现出了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较大规模的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上的弱势正在逐年降低,而关于结营的理念在拉大。理念的拉大直接导致竞争力的乏力,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4.缺乏政策有效扶植
在西方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做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缺乏扶植力度,随着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这种政策的扶植肯定会有所改变,本身奥运会的体育经济开发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5.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
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曾火爆一时的健身器材市场来说,对于如今出现的令人费解的市场萎缩现象众说纷纭。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针对健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指导从没热过,有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方法说明,或者有,也只是极其简单的寥寥数语,根本起不到作用。消费者没有科学的指导,甚至在购买现场的销售人员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缺乏对体育键身器械最基本的指导,更不用说后续跟踪指导或者赠送培训班学习等现状了,体育经济的规律就是你不能把产品当产品,需要一个长期有序的保障体系。
中国大学排名 6.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科学管理
许多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跟从的现象,简单的认为哪种体育运动获利高就跟上,能捞一桶就捞一桶。根本就没有规划,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要想搞好体育经济,笔者认为就是要从源头上完全企业化,从主管单位开始重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水平。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及活动特点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使中国感到了空前未有的压力,也给了中国新的发展机遇。特别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一定要利用奥运经济效应,使体育和中经济更好的结合,挖掘体育经济发展的平台,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博彩等精神生活的消费必将大大增加,体育经济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体育经济在社会整体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以现实经济研究为己任的经济学家们务必要对此投入更大的热忱。目前中国的体育彩票发行已步人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0亿元左右,增长10%。旅游业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专家们估计,未来几年,随着周末休闲热的发展,体育与旅游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体育休闲产品(如用于郊外活动的钓鱼、登山、探险与野营的设备及相关服务等)将进入发展的高增长期。从发展的态势看,一个新的名词即将出现,那就是体育旅游,旅游摆脱了单一的以观景感受人文历史的单一特点,把健身、运动、团队意识溶入到了旅游中,这一新的趋势,是未来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一块新的战场,同时体育产业的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观赏性和商业开发相结合在大型赛制里将得到充分体现,这与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