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重庆小商品市场发展比较及启示(2)
2017-07-31 01:27
导读:重庆小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支撑不足,供应链生态未激活。虽然重庆拥有国内较为强大的老工业基础,其主要产业体系集中于钢铁、机械、军工
重庆小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支撑不足,供应链生态未激活。虽然重庆拥有国内较为强大的老工业基础,其主要产业体系集中于钢铁、机械、军工等传统重工业体系上,但是轻工业相对较薄弱,在小商品市场的产业化支撑上显得力量不足。重庆的小商品市场相对于浙江义乌,产能、品种、交易量都有较大差距。义乌在发展小商品市场的同时发展支撑产业链;而重庆朝天门这个百亿市场后面,并没有培育出更多的本土企业,工业基础的先天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上游供货企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然资源优势也没有得到激活,导致就业机会不充分、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产值比例在全市GDP中处于较低水平。 观念陈旧,仅限于发展内贸。一方面,由于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化人口形成了思想严谨、缺乏创业氛围的文化习俗。同时,重庆小商品贸易主要面对国内,缺乏外向型经济的强大拉力,长期立足于国内贸易,未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优良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空港等便利条件。 政府服务不到位,缺乏远大规划。政府监管部门服务缺位,“以罚代法”现象较多,并未想到如何为市场做好服务。市场投资主体较多,缺乏远大规划,管理相对无序,而留给商家的自由度则相对较小。
重庆小商品市场生态链的改进策略 树立“大物流、大通关”理念,改善物流环境,提高物流技术。重庆位于长江流域“黄金水道”上游,天然具有丰富的水运物流条件。近年来,重庆市陆续和即将开通多条铁路与高速公路,逐步营造出西南地区物流优势。重庆至厦门的319国道将西南地区与东部联系起来;“渝黔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的全线开通,标志着联结“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西南出海高速通道已经全线贯通。重庆市需要加大物流技术、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为重庆小商品市场提供物流基础。 减少投资主体,建立“服务型”政府,营造宽松环境。重庆朝天门市场投资主体达到了30个以上,而义乌?中国小商城只有政府一个投资主体。政府单独建市有利于远大规划,让商户按照政府既定道路前进,便于形成区域与规模优势。另外,制定各类有利于市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为市场商户解决问题,营造高效、和谐、宽松的市场环境。 通过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络贸易。电子商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先天优势。重庆在大力改善物流环境的同时,需要改变思路,抓住互联网提供的时机,大力发展网络贸易。通过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方式,将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将重庆小商品市场从内贸转为外贸。 以小商品为先导,城乡统筹,带动相关产业链。如果能够以小商品市场拉动内需,以相关产业链作支撑,将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发挥工业基地的加工优势,降低商品成本。同时,引导上游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形成“技、工、贸”一体化的聚合优势。 参考文献: 1.“义乌发展经验”调研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J].今日浙江,2006(10) 2.石忆邵.义乌市场群落发展动力机制建设[J].商业时代,2006(8) 3.何开伦.发展重庆市小商品贸易现代物流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