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精神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反思(5)

2017-08-07 01:09
导读:因此,研究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启发我们思索如何从文化传统中挖掘和吸纳

  因此,研究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启发我们思索如何从文化传统中挖掘和吸纳有利于社会现代化的合理因素,同时摒弃其消极的因素,这也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最终的决定因素,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也是巨大的,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反作用、重视这种反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建道德价值体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的敬岗爱业等精神,以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理解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更全面地思考精神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而不至于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沼。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2-139.
  [2] 高旺.马克斯·韦伯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动力分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36-37.
  [3]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45-656.
  [4] 彭穗宁.资本主义精神兴衰历程的启迪——对韦伯和贝尔两部代表作的解读[J].社会主义研究,1997,(3):53.
  [5] 经纬,曹荣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纬 [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6):36.
  [6] 桑红.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1999,(4):70.
  [7] 梁骏.经济发展的道德支撑——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85.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上一篇:关于权力转化为资本的现象、过程、深层关系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