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2)
2017-08-10 06:29
导读:3.相关理论上的支持 根据有关国际贸易理论,有关国家缔结经济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如同盟前贸易量大、关系密切,则同盟后利益更大
3.相关理论上的支持
根据有关国际贸易理论,有关国家缔结经济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如同盟前贸易量大、关系密切,则同盟后利益更大;同盟前成员间贸易壁垒高,则同盟后相互开放市场利益就更大;成员间地理位置近、运输方便,则同盟后利益大。从中韩合作看,在相互开放市场的同时,也在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这种合作方式将会使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对韩国而言获得更多静态利益;对中国而言将通过提高合作的动态效应来获得更多的利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韩之间目前可以说同时具备了这些条件,而且中韩两国都是涉及实质性关税减让的《曼谷协定》(2005年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成员,因此,双方建立FTA也并非完全没有根基,至少可以在已有的协定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推进到自由贸易协议层次。
4.能更好地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
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但它市场狭小,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短缺;而中国作为经济正在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容量大,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据统计,韩国对华出口商品中,重化工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及精密仪器、汽车、金属制品及钢铁、船舶、化工产品约占7095;中国对韩出口商品中,纺织品、家具、旅游产品、鞋类、玩具等轻工业商品占40%左右,纺织品仍为第一大出口商品。这种经济上互补性是促使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基本有利因素。两国要素禀赋结构的互补性较强:中国主要在劳动力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韩国在技术和资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可通过产业分工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两国国际竞争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应尽早建立中韩FTA,促进东亚一体化的发展
首先,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对日本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和刺激,促使日本改变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乃至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毕竟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是日本不愿放弃的。日本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由于在历史问题上的暖昧态度,难以成为东亚一体化的领导力量。2003年,中韩都曾向日本提出缔结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议,但日本未置可否,如果说未来东亚能够产生像欧盟那样的国际组织。中韩与东盟肯定是主要的推动力量,而且中、韩合作也会为中日韩三边合作积累经验,为建立中日韩经济合作机制奠定良好基础,推动日本的加入,推动中、日、韩之间的合作进程,最终真正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
其次,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推动“10 1”、“10 3”的合作进程。目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建立和运作对日本与韩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日、韩也积极谋求同东盟十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内部的一体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东盟共同体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两个平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它们通过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机制联系了起来。通过这一机制和路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目前,日本的立场依然模糊不清态度暧昧,所以,率先建立中韩FTA是一个突破,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进程起到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日两国互不信任,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停滞不前,但东亚经济一体化已是必然选择。目前,东亚地区是世界仅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白区,虽然日本与新加坡、韩国与智利、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但其影响力都较小,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却在不断地扩大其合作范围,增强其势力。中韩是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国每年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目前与东盟合作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并取得较大成效,对任何一国都有强大的吸引力。韩国在东亚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强国,并以较快速度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中,为了避免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风险和社会的不稳定,两国应积极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进程。近几年来,韩国和中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由于日本的问题和障碍,形势要求中韩两国以长远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以加快建立中韩FTA为突破点,在中长期东亚经济合作中联手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将会大大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