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的经济学毕业论文(6)
2017-08-15 01:33
导读: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是同其过去相比,这并不是说其实体经济很弱,相反,与英国相比,与西班牙相比、与爱尔兰,甚至与中国的香港相比,其实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是同其过去相比,这并不是说其实体经济很弱,相反,与英国相比,与西班牙相比、与爱尔兰,甚至与中国的香港相比,其实体经济要强大的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问题比美国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 虚拟经济的功能
在虚拟经济领域滞留着大量的货币资金,它们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总之,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并随时从虚拟经济中流出或流入,这就是虚拟经济流动性储备池的基本功能,虚拟经济越大这个功能就越是不可忽视。流动性储备池功能也派生出两个其他重要的功能:一是资金配置功能,它已经先于价格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序的机制;二是虚拟经济起着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功能,或者说虚拟经济是隔在货币冲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货币能量吸收器。
1. 货币是市场经济中的能量
古典经济学家将货币看作是交换的媒介,因此,在其解释相对价格决定机制的一般均衡理论中,货币是不存在的,在整个微观经济学中都没有货币的影子。新古典学派也认为有没有货币对实际经济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凯恩斯则将货币看作是一种资产,于是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被打破,凯恩斯主义者承认货币和货币变量对实体经济是有影响的。但是,凯恩斯效应的核心是货币变量影响利息率,利息率影响投资,投资影响实体经济。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看作是间接的,通过影响利息率才对经济过程施加影响,并没有充分重视货币的功能。我们则将货币看作一种经济能量,对任何经济领域,当货币大量流入的时候就繁荣(尽管这种繁荣可能完全是虚拟的),流出的时候就萧条。货币既然是经济能量,其流向和流量就决定着经济各个领域中名义经济变量的兴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虚拟经济的兴衰和实体经济的兴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 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储备池的功能
虚拟经济领域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其投机性和可以重复买卖(炒作)的性质,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等等都是可以滞留大量资金的地方。从它们的共同特征来看这些市场之间有着高度的替代性,因此我们会经常见到股市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也可以看到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资金在某些政策压挤下流入收藏业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等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它们越来越具有整体性。因此传统上将它们各自分属某个实体经济领域的分类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情况。必须整体给予研究才可能从根本上理清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对经济各个领域的消长作出正确的判断。
资金在虚拟经济内部各个领域之间的流动往往不会引起消费物价上涨。当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发生关系时,最经常的就是资金分流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量中的多数可能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导致房地产市场、股市等大涨,而实体经济却不受太大的影响,CPI不变或上升轻微。也可以出现货币供应量不变,由于虚拟经济受到过大挤压,导致大量资金流出,促使消费物价(CPI)和生产者物价(PPI)不断攀升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当虚拟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整体的流动性储备池功能就显现出来。这时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是单纯货币数量的控制,而是在控制货币数量的同时,考虑虚拟经济对货币数量的吸收能力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分流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量及其综合性的结果。
3. 货币资金流的资源配置功能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所谓市场指的仅仅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没有货币,更没有规模庞大的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是靠相对价格形成机制,一旦相对价格决定了,资源配置就决定了。金融和财政则一直是被看作“再分配机制”。它是在“相对价格决定机制”这个第一序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机制之后的调整机制。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由于享有国际货币的发行权,而直接通过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领域的交易配置着资金和货币收入,也就是通过虚拟经济体系配置着获得产品和资源的权利。这就是说,有了货币就有获得资源和产品的权利,有了国际货币资金的配置机制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资源配置的权利。显然,当经济虚拟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货币资金的配置就成了第一序的资源配置机制。这个配置机制以美国最为发达,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各种虚拟经济的运作方式,配置货币资金和货币收入,而相对价格机制则是在此之后,才发挥着资源配置功能的,也就是说相对价格系统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正在降低到第二序的机制。以金融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是第一序的资源配置机制,而相对价格系统是第二序的资源配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