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欣赏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2)

2013-10-19 01:11
导读: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有了节奏的支撑 ,再加上起伏的旋律,才使其具备了感人的色彩。因此,在教学中


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有了节奏的支撑 ,再加上起伏的旋律,才使其具备了感人的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比如四年级学生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独奏曲时,初听前我提醒学生:钢琴演奏的高低声部有什么特点?根据旋律特点,乐曲能分成几部分?之后引导学生想象第一、第三两个乐段的两条此起彼伏的旋律,就象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牧笛,一唱一和地行进在田间的小路上;中间段落的旋律出现了跳跃性的起伏变化,老师稍加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想象到牧童在田间嬉笑、游戏的情景。再如《丰收欢乐而归》、《蜜蜂》等这类乐曲,其旋律特点都是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关键。

3.利用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挖掘音乐形象

音乐的速度直接影响音乐的风格、特色和基本形象;而力度的变化,则可以使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更鲜明。因此,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入手,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五年级上学期的《北京喜讯到边寨》一曲,乐曲一开始就运用了力度强弱对比,表现出号角在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静寂山林里回荡的情景,后面的段落突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使人们仿佛一下子置身于万众欢腾的群舞场景之中。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了曲子在力度和速度上的变化,启发学生想象乐曲引子部分恬静的音乐所表现的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里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并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之后乐曲的速度、力度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这样以来便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乐曲表现的情境中,学生对后面乐段的理解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还有很多乐曲在不同的乐段可分别通过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这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如:五年级《龙腾虎跃》等。
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逐渐使学生从不喜欢上乐曲欣赏课到喜欢,课堂气氛从低沉到活跃而有序,学生发言从没话说、乱说到主动地、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作为教师的我也越来越愿意和学生一起上欣赏课了。

上一篇:浅析音乐在艺术体操动作节奏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