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歌曲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老师教一句、孩子唱一句的枯燥而又乏味的教学方式,结合柯达伊教育理论,在边学习边摸索中寻找歌曲教学的有效方式。如在歌曲《小雪花》的教学活动中,我是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教授的。我试探性地征求孩子们的意见,问他们想不想去院子里看雪花,他们高兴极了,当看到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进雪的世界,伸出小手去接小雪花,数小雪花有几瓣。我引导幼儿观察雪花从空中轻轻飘落下来的情景,将这美丽的景色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孩子们陶醉其中,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很快学会了歌曲,而且还学小雪花的样子张开手臂轻轻舞动,可爱极了。在教学中,我还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创编,只要是美好的、快乐的我们都可以把它变成诗歌、歌曲或是音乐游戏。在中班仿编歌曲《老母鸡》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验到了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老母鸡》是一首很简单的一句话歌曲,简单得连小班孩子都会觉得乏味。怎样把乏味变成趣味呢?在组织活动中,我没有单独地去教授歌曲而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仿编上,没有音乐伴奏,也没有过多的辅助教具,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动物与蛋展开探究,母鸡会唱歌、生蛋,那什么动物还会唱歌生蛋呢?这也正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每一个孩子的结论都可能是极好的创作素材。我利用角色不断变化的游戏,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这边一个小朋友刚说出一个会生蛋的动物,其他幼儿就抢着唱了出来,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句话歌曲通过孩子的不断演绎,衍生出了内容丰富的趣味歌曲。并且百唱不厌。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
“教师主导、幼儿主体”这句话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教育活动应有的正确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向着既定目标对儿童施加教育,但教师不能代替幼儿实践,也不能代替幼儿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对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幼儿主动的比例、尺度有所困惑。在实施活动时,教师应灵活地根据儿童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参与和指导。当儿童表现出可以独立进行活动时,教师应减少参与和指导;当儿童表现出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增加参与和指导。通过实践研究我认识到孩子们才是活动的主人,孩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激起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总之,创造意识和才能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幼儿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促使幼儿创造的资源,有待我们教师去挖掘。音乐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快乐生活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