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学毕业论文(2)
2014-08-22 01:11
导读: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
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网络用语几年前大量出现,近年增长速度趋缓,一些曾经被各种媒体反复使用的代表经典网络用语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酱紫(这样子)”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沙发”等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相比起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
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中国大学排名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色色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4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
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语言形式的不足。它的感情即时传递性、虚拟社区区域性、信息传递快速性等特点都是符合网络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发展趋势的。但应该看到,网络用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信息交流会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对待网络用语的态度不应该简单采取全盘肯定或否定态度,而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其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用。
从信息交流角度来看,首先,应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分析其使用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势,探讨它在信息传播交流中的效果与效率。其次,对网络用语进行规范,在不同场合下选择合适的信息表达方式。一是要确定规范的标准,二是规范使用方式,促使网络用语能够得以健康发展。再次,充分尊重网络用语使用者的自身特点,积极加以引导。应该加强宣传网络礼仪,倡导语言文明,提高网络用语的品位,增强网络用语行为的修养。语言是思想的反映,规范优美的语言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而反过来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提高网络用语行为的修养是规范网络用语的方法之一。第四,要不断完善有关工具。为了解决网络用语形成信息壁垒和克服交流障碍,可以编写有关网络用语词典或建立相关的检索工具,供更多人了解、学习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