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的语法差异性(2)

2014-02-15 01:39
导读:三 骆小所先生认为,修辞格是为了增加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按照这个定 义,修辞格并不仅是

  
  三
  
  骆小所先生认为,修辞格是为了增加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按照这个定
义,修辞格并不仅是出现在句子层面,也可以出现在短语层面或句群层面。出现在短语层面的大都可以看作小句;而出现于句群层面的修辞格仅限于比喻、拟人等少数,其它的修辞格都不适用,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认为修辞格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层面。
  不运用修辞格的句子属于科学语言,而运用修辞格大多属于语言。按骆小所先生的分类,修辞格有44种,如比喻、比拟、移情、易色、飞白、设问、同形等。我们认为设问、反问可以看作是用于科学言语,其它都是用于艺术语言。用于艺术语言的,我们仅举比喻、比拟和通感为例。
  
  1.比喻
  (16)横在峡谷中的山脊梁都很薄,像一块块竖起来的板子,四五百米高的山,顶部只有米把宽。(和国才《雄奇的怒江大峡谷》)
  用“板子”作比喻,形象表达了怒江大峡谷中的山陡峭和薄的特点。
  
  2.比拟
  (17)潮水亲吻沙滩,
  椰风和着海韵。(邹纲仁《绿岛之恋》)
  把“潮水”一次次的涌向沙滩,写成是“亲吻”,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柔情。
  
  3.通感
  (18)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钢琴曲属于乐音,自然是美妙和谐,而名曲,尤为和谐美妙,以此比喻“光和影”,体现了月色下的景致美丽异常。
  
  4.设问
  (19)你那叫同情?你那叫伪善,劳动人民不用你怜悯!(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5.反问
  (20)说真的,我不大喜欢那山门的口气:西双版纳总佛寺。佛门也分个等级,岂不俗气?(黄晓萍《版纳560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
  
  句群,也叫句组,或称句段,是意义上有联系,但句法上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已由隔离停顿和完整语调分割开了的数个句子。句群一般是段落的一部分、或者等于一个段落,或者等于几个段落,无论大于、等于或小于段落,都是跟段落有关系,我们称之为段落句群;还有一种句群就是等于整个篇章,我们称之为篇章句群。句群通常就分为这两类。在段落句群层级可以运用的修辞格只有比喻,因为它已经跨出句子的范畴,我们称之为整体比喻。如:
  (21)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
  这里是用整体比喻说明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篇章,如果整体用拟人的手法,就是童话,属于文艺语体的童话语体。如:
  (22)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
  没想到,几天工夫,完了,稻叶稻穗都没有了,只留下直僵僵的光秆儿,她急得跺脚,捶胸,放声大哭。大家跑过来问,劝她,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叶圣陶《稻草人》)
  叶圣陶用童话故事的方式,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如果整体用比喻的手法,就是象征,例如有的散文和散文诗,如:
  (23)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本文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同时本文发表在国民党统治区,所以采用象征手法,写得含蓄隐晦。
  (24)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的英雄们。(鲁迅《秋夜》)
  鲁迅用象征暗示出那个时代血腥的斗争现实,也表达了对春的渴望。
  我们从各级语法单位的角度,考察了艺术语言语法上的偏离性。也正是这种偏离,拉大了辞面和辞里的距离,拓展了受众的理解空间,赋予艺术语言更多的空灵与弹性。对艺术语言语法的进一步阐释,深化了我们对艺术语言丰富特性的理解。
  第一,从五级语法单位的角度考察艺术语言语法的变异性,加深了我们对艺术语言“活法”的理解。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说:“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骆小所先生认为,艺术语言的创造,所遵循的就是“活法”,它不拘泥于法,而又不违背法。从词类活用看,它的不拘泥于法就是临时改变词性,本来不可以带宾语的名词,现在可以带宾语,如例(1)的“狗他一下”;本来不能和副词搭配的名词,前面可以加“很、非常”等程度副词,如例(4)的“很暴力”。它的不背于规矩,又体现在当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时,它具有的只是动词或形容词的特性,在句法中完全遵循动词或形容词的语法规则,象上面的动词带宾语,形容词前面可以加副词。从短语的变异搭配看,它的“活法”体现在形式上是符合常规的,而语义上是不相容的,如例(10)的“湿淋淋的笑声”。从修辞格的运用上看,它的“活法”体现在因为修辞格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以比喻为例,例(16)的“横在峡谷中的山脊梁都很薄,像一块块竖起来的板子”,本体和喻体的语言组合都是符合常规的,它的不拘泥于法体现在要用喻体来理解本体。句群的整体比喻的“活法”与修辞格比喻的“活法”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通常所指的艺术语言是变异的语言,并不是说变得面目全非,只不过科学语言是“方”,艺术语言是“圆”,但都在“规矩”之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二,艺术语言在各级语法单位产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这是由语言的原则决定的。我们知道,艺术语言是为情造语,科学语言是为理造语。但是,艺术语言的为情造语,不是无病呻吟,不是为了感情而感情。现实生活本来就是有理性,也有情感,譬如我们平常说话,总是带有高兴、愤怒或其他的情绪。艺术语言的为情造语,其实反映的是生活的本真。科学语言往往把理性和感情分开表达,而艺术语言总是把感情融入字句,理性与感性同时表达,所以说,艺术语言是更经济的语言。如例(17)的“潮水亲吻沙滩”,这个拟人句选自邹纲仁《绿岛之恋》,因为云南大部分地区是四季如春,四季绿意盎然,所以作者把云南比作绿岛,“绿岛之恋”体现的是对云南大地母亲般依恋的情怀。“潮水亲吻沙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潮水的轻柔,似痴情的恋人,日复一日,不停的亲吻,写出了自然的和谐与静谧,这样的景色,令人留恋,惹人神往。而这么丰富的情感,作者仅用了6个字的小句“潮水亲吻沙滩”来表达。如果用科学语言来表达,可能要写成,“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上沙滩,但水势并不大,我喜欢这潮水,这沙滩,我爱这云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是我们读来,总觉得感情的表达还不如那6个字来得丰富。所以说,艺术语言的变异语法是应语言经济原则而生。

   [2] 

上一篇: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