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施为性言语行为理论综述(2)

2014-03-02 01:16
导读:(二)真诚条件:是言者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的状态。包括:①断言性意图使言者有信心;②承诺性意图使言者有目的;③指令性意图使言者有要求;④表述

    (二)真诚条件:是言者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的状态。包括:①断言性意图使言者有信心;②承诺性意图使言者有目的;③指令性意图使言者有要求;④表述性意图使言者有情感、态度或感觉。言者心理状态也有不同程度,即真诚条件强度,是言者使用特定施为用意时的心理状态强度。下列各对行为中,第二个比第一个行为有更强强度:建议与起誓、承诺与宣誓、请求与要求、批准与签署。

  三、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分类

    Bach与Harnish根据每种施为性言语行为具有的态度分类,与言者态度对应,听者有其态度:陈述类,言者相信某事,听者相信某事;请求类,言者希望听者去做某事,听者有意去做某事;承诺类,言者坚定有意去做,听者相信言者会做;道歉类,言者后悔做了某事,听者原谅言者做过某事。

    Crystal引用塞尔的分类将其分五类:①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言者宣称主张是确信的,动词有affirm , believe等;②指令类:言者试图使听者做某事情,动词有ask , order等;③承诺类:言者承诺自己未来做出某种行为,动词有guarantee ,  promise等;④表述类:言者对事情状态表达态度,动词有apologize, greet等;⑤宣告类:言者通过言语表达改变目标或情形外部状况或条件,动词有declare, appoint等。

    下列是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施为性言语行为出的分类:

    (一)根据语句表达:(1)祈使:是具有使他人做或不做某事的指令性施为意图的施为性言语行为,也是种句法句型,用来表达这类施为性言语行为被描述为具有强制性;(2)感叹:广义是任何具有强烈情感的话语;狭义是用来表达强烈情感状态的句型,在句或词汇学与其他表达声明、命令和疑问的句型形成鲜明对比;(3)疑问:是具有试图使听者提供信息的指令性施为意图的施为性言语行为。它实际上可用做直接施为性言语行为或修辞上使用:①选择疑问句具有两种或以上可能答案,假设只有一种正确;②反意疑问句是为请求确认或驳斥听者的陈述;③一般疑问包含疑问词前置的问句,带wh一疑问词,who, what, when, where, why,how; .yes一no疑问句;(4)陈述:陈述具有说明某事状态是正确的断言性施为意图的言语行为。反意陈述是跟随和重复一个主句陈述的省略陈述。如:He made a good showing, did Bill.

    (二)根据复杂程度:(l.)复杂施为性言语行为:是一种具有否定的施为用意、有条件实施的、与另一种施为性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施为性言语行为。包括:①连接(conjunctive)施为性言语行为是一种在一个话语中包括两种或以上的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复杂施为性言语行为。②条件施为性言语行为是包括一个施为性言语行为以及实施行为所规定的条件的复杂施为性言语行为。③否定施为性言语行为是由施为用意的否定所导致复杂而成的施为性言语行为。如Ido not promise to come; (2)简单施为性言语行为:是一种没有否定的施为用意、无条件实施的、与另一种施为性言语行为不相连的施为性言语行为。

    (三)根据完整与否:(1)缺陷(defective)施为性言语行为:即不管是否成功,行为的一个或更多的预备条件或真诚条件没有满足的施为性言语行为。如:①听者遵守的能力的预备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桌上没盐)说:Pass the salt.②说谎或虚假承诺,这种情况行为本身有缺陷,即使成功做出声明或承诺;(2)完整施为性言语行为:所有命题内容、预备和真诚条件的假设都得到满足的施为性言语行为。

    (四)根据用惫表述:(1)直接施为性言语行为;(2)间接施为性言语行为:言者通过话语形式取得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这取决于共有的背景知识、会话原则,例如合作原则、习俗惯例以及听者的推论能力。分为①预想施为性言语行为,如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coffee?②间接施为句是由施为动词直接表达的施为用意的施为性言语行为,但由某些条件给予了情态化或从属化的施为用意。如May I ask if you ie married?具有间接用意I ask if you ie married.③修辞疑问(rhetorical question)是对疑问具有直接用意的、不期望答复但有不同间接用意的施为性言语行为。如命令、假设性声明和评价。

   [2] 

上一篇: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