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5)
2014-04-05 01:00
导读:列的。通过归纳分析,此语义场下面包括十一个子场,它们是:走、跑、跳、坐、蹲、站、骑、跪、踢、踩、 踮,分别列出: (附图 [图]) (附图 [图
列的。通过归纳分析,此语义场下面包括十一个子场,它们是:走、跑、跳、坐、蹲、站、骑、跪、踢、踩、
踮,分别列出:
(附图 [图])
(附图 [图])
下肢动作语义场最多可分出四级来。同亲属语义场相比,其义位间的关系没有明显的对应性,而是从不同
方面指称同一现象,呈互助状态,而且有的义位之间,界限也不十分清楚、甚至交叉。如语义场“跑”所包含
的三个义位,“腾”是边跳边跑,“颠”是一摆一摆地跑,“奔”则是很快地跑,它们是从三个方面说明跑的
动作的。多义性的语词在这里是分属不同子场的。例如,“覆”有两个意义,一是“小心翼翼地走”;二是“
轻轻地踩”,故算为两个义位,各归入不同的子场,其他如“登、腾”等也是这样。
通过以上两个语义场的举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义场的状况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各具特色的,其
内部义位间的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如何进一步全面分析、描述现代汉语语义场的状貌,确是一项高
难度的课题。本文虽然在借鉴语义学先进理论与具体分析汉语语义场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但由于水平有限,
文中定有许多不足之处,祈盼专家学者指正。
注:
①义位和义项实指同一对象,但观察的角度不同。在语义学中我们称作义位,在传统词汇学中仍称义项。
②“零位”是语义场中的一种客观情况,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讨论。
③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24页,商务印书馆。
论文出处(作者):
主观量问题初探 ──兼谈副词“就”、“才”、“都”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