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1)(2)
2014-05-03 01:03
导读:首先,我们可以从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诗歌结构中看出,一唱三叹是其典型的结构方式。李纯一先生在《先秦音乐史》中,以《诗经》的诗歌语言结构
首先,我们可以从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诗歌结构中看出,一唱三叹是其典型的结构方式。李纯一先生在《先秦音乐史》中,以《诗经》的诗歌语言结构方式来界定当时的音乐形式,将它们形式概括为“单一部曲式”和“单二部曲式”。[5](p.11)前者是对于一个段落成一个诗句的不断重复,形成AAA结构。例如:《王风·采葛》:
A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A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这种重复中,绝大多数词语以及句子结构不变,个别词语产生变化。单二部曲式是两个诗歌段落在交错中重复,也就是两个诗歌段落的交替出现。例如《秦风·黄鸟》:
A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B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何赎兮,人百其身。
A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B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何赎兮,人百其身。
A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B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整个诗歌过程采取了AAA或ABABAB的结构,也就是重叠和变化,如果把AB作为一个声音过程A’来看的话,单二部式可以简化为A’A’A’,本质上和前者同构。声音的特征就是瞬间生灭,对于远古的声音无法追究,但仅仅就《诗经》文本也可以窥见它和音乐的共生,以及由于诗乐共生所带来的诗乐的共同结构。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沈亚丹
汉语术语规范工作的历史沿革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