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4)
2014-06-18 01:19
导读:秦牧的散文,写景抒情、叙事议论流注笔端,作者讲述富有情趣的故事,使人在真挚场景中着迷,趁机行文,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如《花城
秦牧的散文,写景抒情、叙事议论流注笔端,作者讲述富有情趣的故事,使人在真挚场景中着迷,趁机行文,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如《花城》,作者以热情的文笔描绘了溢彩流芳,浓烈醉人的南国春色,谱写一曲社会主义的颂歌。作品开头渲染气氛,“这些年常常有人从北方不远千里而来,瞧一瞧南国花市的盛况。还常常可以见到好些国际友人也陶醉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之后夹叙,议中有诗,议中有情,由近及远,从眼前的情景,谈到广州花市的魅力。作者写道:“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这些描述,有抑扬顿挫的韵味,有飘逸潇洒的格调,叙事时,文笔生动传神,写景时,勾勒一幅幽美画面,在文章关键处,往往善于极其精炼而又恰到好处地抒发感情。如《古战场春晓》,篇短而意义深刻,抒发了他在三元里这一古战场上凭吊怀古的激昂情怀,回顾了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篇,全文结束处,作者不禁放怀长吟“啊!我们美丽的土地,英雄的人民!”作者有时使用一些写景状物的比喻,既贴切又奇特。
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巧妙融合,景中有情,景中升议,议中升华,叙中产议,叙中融情,秦牧的散文运用表达方式独具匠心。
总之,秦牧的散文可谓独树一帜,艺术特征鲜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供欣赏,可供借鉴。
注释及参考书目
一、中国当代文学 华中师范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编写组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6月 第477--483页二、当代文学新编 主编:张暹明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辽宁大学出片社 1988年 第115--123页三、写作(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主编:王光祖、杨荫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7月 第255--256页①中国当代文学 秦牧 第478页
②中国当代文学 秦牧 第479页
③写作 王光祖、杨荫浒 第255页
④中国当代文学 秦牧 第482页
⑤当代文学新编 张暹明 第115--123页
论文出处(作者):
莎士比亚
诗歌中的爱与美
古汉语异读字的成因及其分类